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宫颈鳞状细胞癌筛查和检测方法介绍

宫颈鳞状细胞癌筛查和检测方法介绍

时间:2024-05-12 09:17:02

相关推荐

宫颈鳞状细胞癌筛查和检测方法介绍

宫颈鳞状细胞癌做什么检查?阴道脱落细胞主要来自于阴道上段和宫颈阴道部,也可来源于宫腔、输卵管、卵巢及腹腔上皮。取自不同部位的脱落细胞,通过检查可发现不同部位的肿瘤。阴道上皮细胞受卵巢激素影响具有周期性变化。小编专业为您解答

1阴道及宫颈的细胞学检查

阴道脱落细胞主要来自于阴道上段和宫颈阴道部,也可来源于宫腔、输卵管、卵巢及腹腔上皮。取自不同部位的脱落细胞,通过检查可发现不同部位的肿瘤。阴道上皮细胞受卵巢激素影响具有周期性变化。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可反映体内性激素水平,但一次涂片只能反映当时的卵巢功能。因此,需定期连续观察才能正确掌握卵巢的动态变化。

1)涂片种类及标本采集

1.阴道涂片--主要目的是了解卵巢胎盘功能。对已婚妇女,一般在阴道侧壁上下班1/3处轻轻刮取分泌物及细胞,以免混入深层细胞影响诊断,薄而均匀地涂于玻片上,置于95%乙醇内固定。对未婚妇女用卷紧的无菌棉签先在生理盐水中浸湿后,伸入阴道侧壁上1/3处涂抹,取出棉签,横放玻片上一个方向滚涂,置于95%乙醇内固定。

2.宫颈刮片--是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取材应在宫颈外口鳞柱状子皮交接处,以宫颈外口为圆心,将木质小脚刮板轻轻刮取一周,避免损伤组织引起出血影响检查结果。若白带过多,应先用无菌干棉球轻轻擦净粘液,再刮取标本。近年来使用宫颈双取器可同时采取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处及宫颈管上皮两处标本。宫颈双取器顶端为毛刷,下连一个可活动的有毛刷的棱形架,架下方为一长柄,柄上有一活动套管。将双取器顶端的毛刷送入宫颈管内,带有毛刷的棱形架的斜面贴于宫颈外口表面,转动一周,取出双取器,将套管上移,棱形架和毛刷成一直线,在玻片上涂抹。涂片不宜太厚,也不要来回涂抹,以防细胞破坏。

3.宫颈管吸片--为了解宫颈管内情况,先将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以吸管轻轻放入宫颈口内,吸取宫颈管分泌物,制成涂片;也可用浸湿生理盐水棉签伸入宫颈管内,国骡马旋转一周取出做涂片;还可用宫颈双取器,采取宫颈管细胞。

4.疑宫腔内有恶性病变时,可采用宫腔吸片。先作妇科检查,明确子宫大小及位置。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口。将塑料管轻轻放入宫底部,上下左右移动吸取标本并制成涂片。取出吸管时停止抽吸,以免将宫颈管内容物吸入。宫腔吸片标本中可能含有输卵管、卵巢或盆腹腔上皮细胞成分。

5.局部印片--用清洁玻片直接贴按病灶处作印片,经固定、染色、镜检。常用于外阴及阴道的可疑病灶。

细胞学染色方法有多种,常用巴氏染色法。该法既可用于检查雌激素水平,也可用于查找癌细胞。

2)正常阴道脱落细胞的形态特征

1.鳞状上皮细胞--阴道及宫颈阴道部上皮细胞分为表层、中层及底层,其生长与成熟受卵巢雌激素影响。女性一生中不同时期及月经周期中不同时间,各导细胞比例均不相同。细胞由底层向表层逐渐成熟。鳞状细胞的成熟过程是:细胞由小逐渐变大;细胞形态由圆形变为舟形、多边形;胞浆染色由蓝染变为粉染;胞浆由厚变薄;胞核由大变小,由疏松变成致密。

①底层细胞:相当于组织学的深棘层。又分为内底层细胞和外底层细胞。

㈠内底层细胞:圆形,大小为中性多核白细胞的4--5倍,胞浆幅缘约与胞核直径相等,圆形核,巴氏染色胞浆蓝染。育龄妇女的阴道涂片中此种细胞不出现。

㈡外底层细胞:圆形,比内底层细胞大,约为中性多核白细胞的8--10倍,胞浆幅缘大于胞核直径,巴氏染色胞浆淡蓝;核为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胞疏松。卵巢功能正常时,涂片中很少出现。

②中层细胞:相当于组织学的浅棘怪。接近底层者细胞呈舟状;接近表层者细胞大小与形状接近表层细胞。胞浆巴氏染色淡蓝;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疏松为网状核。

③表层细胞:相当于组织学的表层。细胞大,为多边形,胞浆薄,透明;胞浆粉染或淡蓝,核小固缩。核固缩是鳞状细胞成熟的最后阶段。

${FDPageBreak}

2.柱状上皮细胞又分为宫颈粘膜细胞及子宫内膜细胞。

①宫颈粘膜细胞:有粘液细胞和带纤毛细胞两种。在宫颈刮片及宫颈管吸取物涂片中均可找到。粘液细胞呈高柱状,核在底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易分解而留下裸核。带纤毛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带有纤毛,核为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底部。

②子宫内膜细胞:较宫颈粘膜细胞小,细胞为低柱状,约为中性多核白细胞的1--3倍。核呈圆形,核大小,形状一致,多成堆出现,胞浆少,边界不清。

3.非上皮成分--如天噬细胞、血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纤细胞)等。

3)阴道脱落细胞在内分泌检查方面的应用

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的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成正比。雌激素水平越高,阴道上皮细胞分化越成熟。因此,观察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各层细胞的比例,要反映体内雌激素水平。阴道细胞学卵巢功能检查最常用的是成熟指数(maturationindex,MI):计算阴道上皮3层细胞百分比。按底层/中层/表层顺序写出,如底层5、中层60、表层35,MI应写成5/60/35。若底层细胞百分率高称左移,表层细胞百分率高称右移,中层细胞百分率高称居中。3层细胞百分率相似称展开(也称分散型)。一般有雌激素影响的涂片,基本上无底层细胞;轻度影响者表层细胞>60%。在卵巢功能低落时则出现底层细胞:轻度低落底层细胞<20%;中度低落底层细胞占20--40%;高度低落底层细胞>40%。

4)阴道脱落细胞在妇科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1.癌细胞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细胞及细胞间关系的改变。

①细胞核的改变:表现为核增大,核浆比例失常,核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核圆形、卵圆形,核深染且染色质分布不均。呈颗粒或团块状,因核分裂异常,可见双核及多核。

②细胞改变: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胞浆减少。

③细胞间关系改变:癌细胞可单独或成群出现,排列紊乱。早期癌涂片背景干净清晰,晚期癌涂片背景较脏,见成片坏死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等。

2.阴道细胞学诊断的报告形式--报告形式主要为分级诊断及描述性诊断两种。目前我国多数医院仍采用分级诊断。临床常用巴氏5级分类法,其阴道细胞学诊断标准如下:

①巴氏Ⅰ级:正常。为正常阴道细胞涂片。

②巴氏Ⅱ级:炎症。细胞核普遍增大,淡染或有双核,也可见核周晕或胞浆内空泡。一般属良性改变功炎症。临床分为ⅡAⅡB°ⅡB是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又不支持恶性,其余为ⅡA°

③巴氏Ⅲ级:可疑癌。主要是核异质,表现为核大深染,核形不规则或双核。对不典型细胞,性质尚难肯定。

④巴氏Ⅳ级:高度可疑癌。细胞有恶性特征,但在涂片中恶性细胞较少。

⑤巴氏Ⅴ级:癌。具有典型的多量癌细胞。

巴氏分级法未能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名词相对应,也未包括非癌的诊断。

${FDPageBreak}

5)TBS分类法及其描述性诊断内容

为了使宫颈/阴道细胞学的诊断报告与组织病理学术语一致,使细胞学报告一临床处理密切结合,1988年美国制定阴道细胞TBS(TheBethesdasystm)命名系统。国际癌症协会于1991年对宫颈/阴道细胞学的诊断报告正式采用了TBS分类法。近年我国也逐步推广TBS分类法。TBS描述性诊断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中包括: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关标本(涂片)质量的信息、病变的描述、细胞病理学诊断及地处理的建议。TBS描述性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

1.感染--有无真菌、细菌、原虫、病毒等感染。可诊断滴虫、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

2.反应性和修复性改变--如炎症(包括萎缩性阴道炎)或宫内节育器引起的上皮细胞反应性改变,以及放射治疗后的反应性改变。

3.上皮细胞异常

①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㈠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性质待定。

㈡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包括HPV感染;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

㈢高度鳞状上上内瘤样病变;包括鳞状上皮中度和重要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和Ⅲ级。

㈣鳞状上皮细胞癌。

②腺上皮细胞异常:

㈠绝经后出现的良性子宫内膜细胞。

㈡不典型腺上皮细胞,性质待定。

㈢宫颈腺癌。

㈣子宫内膜腺癌。

㈤宫外腺癌。

㈥腺癌,性质及来源待定。

4.其他恶怀肿瘤细胞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利用电脑及神经网络软件对涂片自动扫描、读片、自动筛查,最后由细胞学专职人员作出最后诊断。克服直接显微镜下读片,视觉疲劳造成漏诊。

${FDPageBreak}

宫颈刮片,也就是Pap Smear,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研究是否异常。由于这项检验的提出,子宫颈癌的死亡率至少降低了 70%。通过简单的宫颈抹片,医生可以侦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极早期变化,这使致命的癌症甚至在还没真正发生之前就被狙击了。宫颈刮片是目前广泛检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宫颈刮片的做法:

在充分暴露子宫颈外口后,将刮片在子宫颈外口处旋转一周即360度,轻轻刮取该处的粘膜及分泌物。然后将取下的分泌物均匀地涂在有编号的玻片上,立即固定于95%的乙醇内15分钟,取出后用巴氏染色法染色。

这种诊断方法不会引起宫颈损伤,也不会引起疼痛。

当然为了不影响宫颈刮片的诊断率,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刮片前24小时内被检查者避免性生活。

2、计划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置入阴道的栓剂,也不要进行阴道内诊检查。

3、有炎症时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刮片,以免片中充满大量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影响诊断。

4、检查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

2宫颈鳞状细胞癌需做什么检查?

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癌部位较硬易出血并应注意有无阴道转移应特别强调作三合诊(腹部触诊阴道和肛门内诊)了解子宫后方及宫旁有无癌转移藉以确定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

Ⅰb期及Ⅱ期以后的宫颈癌症状明显通过妇科检查及宫颈活检即作出诊断。

0期和Ⅰa期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易漏诊。

0期和Ⅰa期的预后远较Ⅰb期以后者为佳应重视其早期诊断。

细胞学检查:凡遇可疑病例如宫颈接触性出血或糜烂较重久治不愈者应作宫颈刮片查瘤细胞如发现癌细胞或核异质细胞应进一步行宫颈活检宫颈癌普查时多采用此法进行筛选宫颈活检。

碘试验:在未染色区取材可提高准确性取材时应包括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外并最好在36912点作四点活检以防漏诊?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可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并可看到鳞柱上皮交界处在阴道镜指导下作活检可提高准确性看不到鳞柱上皮交界处时应作宫颈管搔刮将刮出物送病检。

宫颈锥形活检:将宫颈作锥形切除术前应先作阴道镜确定病变部位亦可作碘试验切除的标本应作连续病理切片以除外浸润癌根据各项症状体征不难与子宫的其他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体癌等鉴别。

3宫颈鳞状细胞癌需做什么检查?

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癌部位较硬易出血并应注意有无阴道转移应特别强调作三合诊(腹部触诊阴道和肛门内诊)了解子宫后方及宫旁有无癌转移藉以确定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

Ⅰb期及Ⅱ期以后的宫颈癌症状明显通过妇科检查及宫颈活检即作出诊断。

0期和Ⅰa期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易漏诊。

0期和Ⅰa期的预后远较Ⅰb期以后者为佳应重视其早期诊断。

细胞学检查:凡遇可疑病例如宫颈接触性出血或糜烂较重久治不愈者应作宫颈刮片查瘤细胞如发现癌细胞或核异质细胞应进一步行宫颈活检宫颈癌普查时多采用此法进行筛选宫颈活检。

碘试验:在未染色区取材可提高准确性取材时应包括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外并最好在36912点作四点活检以防漏诊?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可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并可看到鳞柱上皮交界处在阴道镜指导下作活检可提高准确性看不到鳞柱上皮交界处时应作宫颈管搔刮(整理)将刮出物送病检。

宫颈锥形活检:将宫颈作锥形切除术前应先作阴道镜确定病变部位亦可作碘试验切除的标本应作连续病理切片以除外浸润癌根据各项症状体征不难与子宫的其他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体癌等鉴别。

4女性定期做宫颈涂片好处多

轻轻地在女性的阴道及子宫颈口采取一些分泌物,抹在玻璃片上,经过染色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诊察,此检查简单、无痛且准确性高,检查的过程只要3分钟左右。

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推行最广、最有成效的防癌方法。因为宫颈的癌变不完全是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椐研究,40岁以后是子宫和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发期。年轻女孩也不能高枕无忧,专家发现卵巢和子宫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正在不断地年轻化。

美国妇产科学院曾规定,所有18岁以上或有性活动的美国女性都应每年接受一次宫tulaoshi颈细胞学检查。女性每年应该做一次完整的妇科体检,才能保证及早发现癌症的迹象。

所以妇科体检对各年龄阶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护身符。

轻轻地在女性的阴道及子宫颈口采取一些分泌物,抹在玻璃片上,经过染色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诊察,此检查简单、无痛且准确性高,检查的过程只要3分钟左右。

若有可疑的癌细胞,则进一步检查。

有以下情况的女性罹患子宫颈癌的机率较大,需定期接受检查:

(1)很早就有性经历,性经历开始时间越早,危险性越高。

(2)性伴侣多,或经常有不洁的性交、杂交。有多次生产或流产。

(3)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

(4)有不正常的阴道出血,如非经期或更年期后的出血。

(5)性行为后有出血现象。

(6)阴道有异常的分泌物。

(7)子宫颈有慢性炎症者。

(8)血亲中有癌症患者。

(9)性伴侣的包皮过长,也有可能造成女性罹患子宫颈癌的危险。

此外,女性在做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月经期间,因血液会干扰涂片的判读,不适合做检查。

(2)检查前,避免盆浴清洗阴道,以防止阴道内的不正常细胞被冲失,造成抹片检体不足,影响诊断。

(3)检查前,避免使用阴道塞剂或性交,以免药剂、精虫干扰涂片在显微镜下的判读。

目前,关于宫颈涂片的检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液基超薄细胞检测,也称新柏氏TCT涂片,通过细胞形态的变化检出癌变细胞。

第二种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为最先进、最准确有效的HPV检测技术,可一次检测所有引起宫颈癌的13个高危型HPV病毒,使宫颈癌检出率达99%以上。这两种方法都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

5“女人经”之宫颈病变 定期妇检很必要

叶子姨妈:宫颈癌。

丽雅:宫颈糜烂。

小钰同事:宫颈息肉。

我(忆茗)的同事:宫颈囊肿。

“我姨妈所患的宫颈癌,我倒是作过很详细了解的。”谈到跟自己有关的话题,叶子显得认真多了,“听说现在宫颈癌发病率蛮高的,加上有家族史,我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自从两年前我姨妈发现宫颈癌后,我每年都自觉到医院作一次详细的妇科体检。”

“现在各大医院都有宫颈癌筛查吧,你也做了吗?”丽雅插话问道。

“最近两年我都有做。庆幸的是,结果都很正常,我心里这才踏实些。”因为姨妈的关系,叶子难免有所顾虑。

“我也想去做呢。去年,我到医院检查,说有宫颈糜烂,近半年又不时出现些淡红色分泌物,心里还真有些紧张。”原来丽雅也有同样的担心。

“宫颈糜烂很常见吧?前段时间,我们单位组织体检,有几位同事都说有宫颈糜烂,有一位还有宫颈息肉呢,但平常都没什么不适,这要紧吗?”小钰有些不以为然。

可能是不知者不惧吧,我的反应跟小钰一样。因为我们单位的体检结果也发现不少人有宫颈糜烂,有的同事还有什么宫颈囊肿呢。有些同事很紧张,但有些又根本不当一回事。我也不清楚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宫颈病变,才算恰如其分。

医生解说:叶子姨妈所患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与性生活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小于16岁性交)、多产、经济状况低下、种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值得强调的是,90%以上宫颈癌伴有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病人早期常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在性生活或妇检后出现宫颈出血。有的会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呈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合并感染则为脓性恶臭白带。诊断方法包括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活检,后者为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方法。

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而且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因此,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以及HPV检测,不仅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还可以未雨绸缪,帮助实现癌前病变的干预。所以,像叶子一样,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有条件者再加上HPV检测,是非常明智的。

丽雅在妇检时发现的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糜烂面其实是被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形似糜烂,并非真性糜烂,确切地说,应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由于宫颈柱状上皮抵抗力低,若病原体入侵,则可能发生真性炎性糜烂,其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也可无任何症状。

由于宫颈糜烂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在外观上难以鉴别,需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小钰同事体检发现宫颈息肉,这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蒂细长,呈舌状,宽度从几毫米到1厘米,质地软而脆,容易出血,可行息肉摘除术将之除去。宫颈息肉极少恶变,但由于存在炎症,常易复发。

忆茗提到的宫颈腺囊肿也叫纳氏囊肿,是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或腺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病人大多无任何症状,检查时可见宫颈表面多个青白色小囊肿,内含无色黏液。若合并感染,则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泡。对小的囊肿,若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不予处理,若囊肿大或合并感染,可采用微波或激光治疗。

宫颈鳞状细胞癌症状

早期的宫颈鳞状细胞癌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或者没有什么体征的。因此只能通过检查才能发现。

随着病变发展,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夫妻生活化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

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晚期患者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

宫颈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75%~80%。巨检分为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颈管型。显微镜检:浸润癌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分为Ⅰ级为高分化鳞癌(角化性大细胞型),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如果觉得《宫颈鳞状细胞癌筛查和检测方法介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