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母猪分娩成活率怎么算 母猪产仔成活率

母猪分娩成活率怎么算 母猪产仔成活率

时间:2020-08-05 10:20:28

相关推荐

母猪分娩成活率怎么算 母猪产仔成活率

母猪分娩成活率怎么算?

母猪分娩成活率是指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其产仔的存活率。这是作为养猪业者必须关注并关心的指标之一。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在提升母猪分娩成活率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母猪分娩成活率,同时分享一些提高母猪分娩成活率的方法。

一、计算母猪分娩成活率的公式

母猪分娩成活率的计算公式是:母猪分娩后仔猪的存活数 ÷ 胎次分娩仔猪数 × 100%。其中,仔猪存活数是指仔猪出生后在某一指定时间内仍然存活的仔猪数量,可以是48至72小时内或更长时间内。而胎次分娩仔猪数是指某一胎次母猪分娩时产下的仔猪数量。以实际案例为例,若一头母猪在分娩时总共生产了14只仔猪,而其中有11只仔猪存活了下来,该母猪的分娩成活率为:11 ÷ 14 × 100% = 78.6%。

二、提高母猪分娩成活率的方法

1. 保证母猪健康状况

母猪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分娩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繁殖季节,给母猪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水源,加强疫病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确保母猪身体健康,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的分娩成活率。

2. 控制母猪配种时机

母猪配种时间的选择,可以影响母猪的繁殖能力和分娩成活率。一般来说,母猪的繁殖能力在15至24个月之间比较强,此时配种效果会更好,分娩成活率也会相应提高。

3. 合理安排母猪分娩时间

母猪的分娩时间的选择,也是影响分娩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若母猪分娩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分娩成活率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来说,母猪分娩时间的选择应该在妊娠期约114至117天左右。

4. 注重母猪分娩环境

母猪分娩环境的好坏,也是影响分娩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提供安全、干燥、温暖的分娩环境,避免母猪感染病菌或受到其他危害,有效地提高母猪的分娩成活率。

结语:

【母猪产仔成活率】是养猪业发展中重要的指标之一。母猪的产仔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因此,大多数养猪户都非常注重母猪产仔成活率,那么又有哪些要素可以影响母猪的产仔成活率呢?

一、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的猪在产仔成活率上有着显著区别。一般来说,养殖户选择母猪时,要尽量选择优良的种猪品种,比如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这些品种的猪生殖能力强,产仔成活率较高,对养猪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环境条件

母猪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静、舒适、卫生的环境,对气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有较高的要求。养殖户要注意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避免母猪与其他猪的接触,做好生活饮水的管理,排放粪便等,从而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

三、饲料和营养

母猪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盐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在猪饲料中得到。因此,饲料质量的好坏对母猪的产仔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殖户要选用高质量、营养丰富的猪饲料,适时调整猪饲料的添加量,从而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

四、疾病控制

母猪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由于体内状况的变化和免疫系统的下降,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威胁,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母猪的产后恢复和产仔成活率。因此,养殖户要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适当给母猪预防药物,进行疾病监测和防控,从而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品种选择、环境条件、饲料和营养、疾病控制等。只有全面地落实这些要素,才能成功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从而为养猪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如果觉得《母猪分娩成活率怎么算 母猪产仔成活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