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癌症化疗期间 味觉 嗅觉 神经系统改变的对策

癌症化疗期间 味觉 嗅觉 神经系统改变的对策

时间:2019-06-03 19:00:49

相关推荐

癌症化疗期间 味觉 嗅觉 神经系统改变的对策

“医生,自从化疗之后我觉得吃饭好痛苦,以前吃饭是一种享受,但现在都吃不出味道……不然就是吃起来苦苦涩涩的,即使是看起来、闻起来很好吃的东西也是一样。”

癌症病患在进行化学治疗、头颈部放射线治疗期间,根据疗程不同约有30-70%的病患曾发生味觉改变、味觉丧失的副作用,是癌症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或许因为味觉改变、味觉丧失不会有疼痛感及实际的表象,因此常常被忽略。

但其实当味觉改变发生时,常常会同时伴随恶心、呕吐、黏膜发炎等问题,长期下来会降低病患进食的意愿,进而影响病患的营养状态,甚至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恶病质的危机,是抗癌路上最大的隐忧。

味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味觉的产生需要有正常的接受体(味蕾)、适当的唾液、嗅觉功能及完整的传导神经四者。用餐时味觉由味蕾的接受体经由三对脑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质,由脑部判断不同的冲动是哪些食物来源,之后大脑会传递冲动增加唾液及消化液分泌,并促进肠胃收缩蠕动。

而唾液可湿润口腔并增加味觉的敏感度,嗅觉也一样,因此当感冒鼻塞、丧失嗅觉时,味觉变得不敏感就是因为少了嗅觉的刺激。

综合以上味觉的传递,若有脑部病变或神经传导方面的障碍时会影响味觉,因此当味觉发生障碍时,同时也可能影响消化作用。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味觉功增加病患进食的意愿并帮助肠胃正常蠕动,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唾液减少、味蕾感觉改变、嗅觉功能改变、神经系统异常时饮食上该如何调整吧!

唾液减少的解决建议:

避免油煎、油炸等干硬的烹调方式,可借由天然增稠剂如太白粉、玉米粉、莲藕粉等增加汤汁对食材的包覆性。

增加水分较多的瓜类摄取量,如丝瓜、黄瓜、冬瓜等。

口腔黏膜无破损时,可适量饮用酸性果汁、咀嚼口香糖来刺激唾液分泌。

用餐前、用餐间可用柠檬水、绿茶、不含酒精的漱口水等漱口,刺激唾液分泌、维持口腔的湿润度。

味蕾感觉改变的解决建议:

对苦味敏感:减少摄取含苦味的食材,如:苦瓜、青江菜、芥菜、A菜等。

对酸甜味不敏感:增加酸甜调味酱料使用,如:番茄酱、柠檬汁、白醋、红砂糖、酸梅等。

检查口腔清洁度,舌苔较多也会造成味觉改变。

白金类药物容易在用餐过程感觉有金属味,此时调整用餐锅具、餐具从金属改使用陶瓷并增加酸性调味。

嗅觉功能改变的解决建议:

增加辛香料使用量如:葱、姜、蒜、芹菜、洋葱、八角、肉桂、紫苏、迷迭香、七味粉等。

觉得肉类闻起来有腥味时,尝试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来源如:猪肉、牛肉、鸡肉、海鲜、鱼类、鸡蛋、黄豆类、奶类等,找出较不会感受到腥味的肉类。

神经系统异常的解决建议:

进行脑部手术、脑部放疗或颜面神经麻痹中少部分可能发生,较难使用饮食改善。建议寻找该科医生寻求医疗协助。

发生味觉改变的原因还有很多:某些抗癫痫及抗高血压药物、口腔发炎、胃酸逆流、年龄增长造成味蕾细胞减少,也可能会造成味觉改变。因为成因较多且复杂,当发生味觉改变时需要家人跟病患一起耐心调整,并配合调整烹调手法、饮食习惯,方能维持良好营养状态。

如果觉得《癌症化疗期间 味觉 嗅觉 神经系统改变的对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