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辟谣|7月谣言盘点:尼古丁是癌症克星 抽烟能防癌?

辟谣|7月谣言盘点:尼古丁是癌症克星 抽烟能防癌?

时间:2019-01-24 14:22:43

相关推荐

辟谣|7月谣言盘点:尼古丁是癌症克星 抽烟能防癌?

“饭后一根烟,快活过神仙。”对于烟民来说,抽烟是幸福的,但对于自身和身边的人而言,这无疑是慢性危害。可最近有网文却称抽烟是有益的,这简直就是倡导全民吸烟的节奏呀!

除了“吸烟有益”的谣言外,还有几位“老朋友”也出现了,它们改头换面,再次污染网络环境。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了七月朋友圈十大谣言,让我们一起剔除这些有害无益的谣言吧。

1

尼古丁是癌症克星,抽烟能防癌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3月2日,中国防癌协会、中国烟草协会和东北大学在日本东京共同举办“世界烟叶研究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东北大学副校长艾颜叶教授发布了研究成果:烟草燃烧过程中的非饱和状态的尼古丁,具抗癌活性。专家表示,烟草燃烧过程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中,酒有驱邪避风一说,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增加中药的疗效。据记载,烟草具有“通血脉、散湿气”,“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等作用。所以,适量抽烟对身体是有益处的。

真相:

尼古丁使人成瘾,吸烟量就会变大,烟雾中至少已经有60种成分被证实会导致癌症!

首先,“世界烟叶研究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子虚乌有。“中国防癌协会”和“中国烟草协会”这两个机构的名字完全不对,正确的名称应该是“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国烟草学会”。此外,在东北大学官网上也没找到任何有关于“世界烟叶研究重大突破”的新闻发布会信息。另外,文章的第三个证据中提到烟草的“中药疗效”,更是与一篇在时就已被辟谣的文章内容如出一辙。

点评:艾颜叶(爱烟叶)教授、行业泰斗嘴含草老先生,他们说的话,你们敢信吗?

2

心脏病发服用这两种药可救急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谣言1: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立刻口含十粒丹参滴丸,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

谣言2: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

真相:

硝酸甘油的作用是扩张静脉血管为主。不过,由于硝酸甘油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有的人服药后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血压降低、晕厥等反应。因此,对硝酸甘油过敏;心梗早期血压低、心率快患者慎用。硝酸甘油不是万能药,它只对心绞痛有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心脏疼痛不起作用。

而复方丹参滴丸不建议长期服。因为由于复方丹参滴丸中含有冰片,冰片属于苦寒性质的中药,服用尤其长期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有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医认为属于虚症,对于气虚血淤这一类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像冰片这样的通窍行气药并不合适。

点评:心脏急病先就医,莫信偏方耽救命。

3

尽量不对大家发“早上好”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大家不要再发早上好之类的图片了,因为公安多次提醒,很多木马陷阱钓鱼也常常伪装藏在表情图里。然后电脑手机的字节计算,自己打字文字字符最小,也最干净安全。其次是图片,要大出几十倍上千倍,图越大越鲜艳量越大。你点一下小图转发是方便了,对方要天天清,要不然手机就没办法常使用!希望大家互相问早上好时,请用文字表达因为一个小小的表情包就可以写几千个字或者几万个字。

真相:

直接通过视频或图片传播病毒是很难实现的,只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不明软件或游戏外挂,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软件,正常的微信沟通和交流大可放心,微信安全团队也会努力保障大家的使用安全。

聊天中产生的文字,视频,图片等,都会占据手机内存,可是图片视频能更深动形象表达出文字替代不了的内容,而现在还在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内存和流量一样,已经不成其为问题。

点评:如果觉得长期保留会占据内存,影响手机运行速度。我们还可以定期清理:打开微信——设置——通用——清空聊天记录,全部清空;或者打开微信——在联系人列表里长按或向左滑动——删除某个人、某个群的聊天消息。

4

吃猪肉、家禽肉感染H7N9病毒死亡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h7n9病毒已临近中国各个省区,也就是我们说的非洲猪瘟,其中比较严重的省有浙江省,安徽省,黑龙江省等,昨日凌晨两点十三分,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出现二十三名男女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其中最大的35岁,最小的1岁,6名参入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二十三名感染病毒死亡的原因就是吃了有禽流感的猪肉。

真相:

此类各地吃猪肉、鸡肉、鸭肉或者其他家禽肉感染H7N9病毒的消息,在各地都被证实为假消息。发现全国多地均出现过类似谣言,只是更改了时间、地点而已。包括的地区有浙江省,安徽省,黑龙江省,江苏省等。这条旧谣言两年前就在广泛传播过,传播者只是将发生的地点和医院名称换了。

禽流感的传播方式为:患病禽类粪便、羽毛、分泌物、血液中含有的禽流感病毒,经由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妥善处理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吃煮熟的食物也是不会感染H7N9病毒的。H7N9禽流感一般都是发生在鸡鸭身上,猪是比较少的。禽流感病毒并不耐热,只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杀灭病毒,一般以56℃度加热3小时、60℃加热30分钟和100℃加热1分钟均可。

点评:大家大可不必谈“肉”色变,放心吃肉。

5

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鼠患已无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我朋友种的是“禾育187”玉米。但随后,兄弟跟我讲最近从来不吃大碴子了,整个村庄没有一家吃。因为种的玉米是转基因玉米,产量虽高,但无口感,国家收购之后除了当饲料之外,就是工业使用。他指了一下那玉米楼,以前要夹的很紧,防止老鼠进去,可是不管人们如何防范,卖玉米时总有大量的老鼠四散奔逃。现在由于种了转基因玉米,老鼠吃了之后,应该是绝育了,所以在农村已经看不到老鼠了。

真相:

宁安市农村广泛种植的是非转基因玉米“和育187”,随机抽检玉米样本不含转基因成分。宁安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该检验站是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认定的农作物种子检验标准实验室)对所获取的玉米样本进行检验。经试验,几分钟后,试纸上仅在C线处出现一道红色杠,操作人员介绍,这表明样本不含转基因成分。

宁安市农业局副局长马际说,每年3、4月份种子销售旺季时,宁安市农业部门都会对市场上的种子经销商所销售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进行大面积抽检。据宁安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提供的近两年种子抽检记录表显示,当地未发现过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种子。

点评:老鼠连毒鼠强都分辨不出,竟然能分辨出转基因玉米。

6

中国养老金在2035年将耗尽结余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便会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将越来越大,在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如果按照60岁退休来算,最早一批“80后”到2035年也只有55岁,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也就是说,“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

真相:

人社部:能够确保养老金长期按时足额发放。

今年1至6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际减费超过1280亿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社保费率政策成效显现,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感受到负担减轻。而按照方案,预计全年可减轻社保缴费负担3000多亿元。”

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是,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费率的降低也会引发民众对于社保体系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未来养老金能否足额发放的疑问。

对此,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今年1-6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9万亿元,基金支出1.6万亿元,当期结余3000亿元,累计结余超过5万亿元,有信心保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按时足额发放。”

点评:每年都有养老金谣言~关于【养老保险缴满就不用缴纳了】、【下月起将增发高龄老人补贴】也都是谣言,大家也都了解下。

7

葡萄被喷植物生长调节剂“暴力”催熟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视频中,一名果农正在用一种罩子形状的喷雾器给一串串葡萄喷液体,画外音中介绍“现在是用肥料的第三天,大部分已经开始变红,然后下午用催色剂,强制转色,变成这个颜色,7到10天就可以上市了”。我们吃的葡萄有可能是被“药水”催熟的。

真相:

对于这条网传视频,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许文平表示,葡萄种植中是没有“催色剂”转色、催熟这个说法的。

葡萄种植中一般会通过控制产量和肥水供给等来调节品质,比如说用疏果控制产量,上海等南方地区葡萄亩产量一般控制在1000-1500公斤,超过这个产量,甜度、颜色和香气等品质就会下降。花期、幼果快速膨大期肥水需求量大,转色后到成熟期肥水的需求量减少,所以随着后期葡萄逐渐成熟,果农会控制肥水的使用,肥料用得越来越少,水的浇灌也是越来越少。到了葡萄成熟期,一般不用或少用肥料且不再使用农药。

点评:药水可比葡萄贵多了,农民伯伯才舍不得“滥用”。

8

政府大楼由驻港部队站岗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从今天早晨六点开始,驻港部队战士已经接手“中联办”中环大楼,“外交部特派员驻港公署”,“特首办公楼”,“立法会办公楼”警戒岗位。

真相:

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对于有网上平台指“从今天开始,中联办中环大楼,外交部特派员驻港公署,特首办公楼,立法会办公楼,均改由驻港部队战士站岗”,特区政府发言人(7月23日)澄清绝无此事,这全属不实传言。

点评:造谣者别有居心,大家请及时了解官方信息,兼听则明,不要被轻易带了节奏。

9

雨天横道线漆面太滑致男生摔亡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请大家积极转发,温馨提示:下雨天过横道线不可踏上斑马线的白漆面,非常滑,视频中這位年青人因踩上白漆面而滑倒,后脑勺着地,短短一分钟生命结束。

真相:

当地媒体已证实“身亡”是假消息,男生送医救治后并无大碍。

根据东楚晚报的报导,于/5/14下午一名学生发生意外,撑伞在雨中奔跑摔倒在斑马线上,后脑着地后身体不断抽搐。据主治医生介绍,男生送到急诊科时,已经慢慢恢复了意识,当天晚上打完营养液就回家。建议大家路过湿滑的地方,无论走路或是骑车都要小心注意,缓慢前行才能降低滑倒的机率。

点评:既然真相大白了,大家如果再看到这个视频,就不要误传了。

10

坐高铁=照X光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国产高铁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为了提高建设速度,整个轨道采用的都是传统的钢轨。这样导致高压供电线路(27.5千伏高铁标准线路)和地面存在电弧。每当高铁行驶速度超过150km/h的时候,这个电弧产生的辐射问题就变得十分明显。

而中国高铁,完全没有在车厢防辐射上面做任何努力。因为你即使被辐射了,也没法直接证明是高铁造成的。这对于偶尔乘坐一次高铁的人还好说,但是对高铁乘务员就影响极其严重。

真相:

“坐高铁=照X光”的说法纯属误导。其实早在和,网上就有一篇《当心!高铁的危害,未成年人少坐》,看其内容,除标题稍有点改动外,内容几乎一样。

其实,早在,当时的铁道部宣传部门就曾对“高铁辐射严重”作出回应:高铁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主要是工频电磁场。铁路部门对高铁动车组车厢、司机室等常年进行系统监测,其电场、磁场强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影响乘车人员的身体健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主编、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就对此谣言进行过驳斥。“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孙章说,相应地,高铁的高压电力设备就会辐射出这个频率段的电场和磁场,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完全不同于X光的电离辐射。因此,网传文章中“坐高铁=照X光”的说法纯属误导。

点评:现在工业科技发展已远超我们想像,大家一起来看辟谣,学科学。

延伸阅读:

7月“科学”流言榜

7月“科学”流言榜来啦!"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号?多吃菠菜能补铁?…来看真相。

本文由科学加客户端综合自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蝌蚪五线谱、"全民较真"微信公众号、"松鼠云无心"微信公众号,原文首发于7月31日,内容有删改,不代表本报观点。

1

被烫伤后可以抹牙膏、酱油

流言:

烧伤、烫伤后,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可以减轻疼痛,消除肿胀。

真相:

在烫伤部位涂上牙膏,会立刻感觉清凉舒适,给人带来"涂牙膏真的很有效"的感觉,这仅仅是因为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而已。其实,这种清凉感对治疗烧烫伤没什么帮助。而且,干了之后,牙膏会附着在创面上,不仅会增加伤口清理难度,还会影响烧伤处热量的散发。

实际上,牙膏不是医疗用品,伤口上涂抹后可能被细菌污染,进而引起感染。同样,烫伤后涂抹酱油,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还会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去医院就诊时,还可能干扰医生诊断。

2

多吃菠菜能补铁

流言:

菠菜含铁量很高,多吃可以补铁。

真相:

根据最新的食物成分测定结果和食物成分表数据来看,菠菜的铁含量在叶菜中只处于中等水平(2.9毫克/100克)。更重要的是,菠菜里的铁都是非血红素铁,而我们人体吸收率高的是血红素铁。也就是说,人体对菠菜里的铁的吸收率很低。

植物性食物中还含有大量抑制铁吸收的物质,如植酸、多酚类物质等,这些与铁结合生成植酸铁、草酸铁等,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菠菜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左右,因此想靠吃菠菜补铁,不太现实。

3

有些食物易让黑色素沉淀,孕妇进食后会导致孩子出现胎记

流言:

一些食物如胡萝卜、芹菜、南瓜等,容易让黑色素沉淀,孕妇进食后,会加重胎儿色素沉淀从而引发胎记。

真相:

这是一种没有临床证据支持的猜测。孕妇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缺乏这些营养成分会影响胎儿发育。但就算营养全面均衡了,也并不能预防胎记的出现。

所谓"少吃易让黑色素沉淀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芹菜、南瓜等",根本是无稽之谈。蔬菜水果的颜色,大多数来自于花青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甜菜红素等等,它们不仅不会"沉积",而且有助于身体健康。孕妇不仅不应该少吃,反而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量和尽量多的种类。

人们通常说的胎记更多是色素型胎记,是过多色素细胞集中在一个部位造成的。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并没有发现胎记形成的诱因或者风险因素,比如著名医学网站WebMD明确指出"没有已知的方法去预防胎记"。

著名的儿科网站KidsHealth总结得更为直接明确:胎记不可预防,那些妈妈吃什么或者做什么导致胎记形成的传说都不是真的;绝大多数胎记的形成原因都是未知的;有些胎记是遗传的,但大多数不是;胎记与分娩时的创伤无关。

4

"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号

流言:

"血稠"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血栓等后果,必须想办法疏通血管,缓解血稠。

真相:

"血稠"只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根本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血稠"在医学上指的是高粘稠血症。血粘度就是用于描述血液基本特征的一个指标。血粘度是一个相对值,如果将水粘度定义为1,正常血粘度则在4-5之间。通俗理解就是,血粘度数值越小,血流速度越快,反之则流速越慢。

"血稠"和血栓根本就是两码事。血栓是血管内形成的块状物。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启动保护反应形成血栓,以防止失血,所以适度的血栓是没事的。

但如果血栓逐渐增加,最终影响到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减少氧气供应和有害物质的排出,就会影响健康。引起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凝血异常、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血粘度与血栓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血液特征,后者则通常指一种疾病,尽管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

血粘度本身是血液的一种物理属性,正常情况下是各种机能顺利完成的基础,但过高则会造成危害。对儿童而言,高血粘度将阻碍心脏、肠道、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供氧,可造成发育受阻。对成人来讲,高血粘度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狼疮等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并且还与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保持正常的血粘度具有重要意义。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来源:澎湃新闻

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董淑杰

如果觉得《辟谣|7月谣言盘点:尼古丁是癌症克星 抽烟能防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