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福建省癌症康复协会授予杨振华851“爱心单位”荣誉称号

福建省癌症康复协会授予杨振华851“爱心单位”荣誉称号

时间:2018-08-10 04:25:26

相关推荐

福建省癌症康复协会授予杨振华851“爱心单位”荣誉称号

10月25日,福建省癌症康复协会授予福建杨振华851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心单位“荣誉称号,以表彰公司在”群体抗癌、控癌;扶助、引导癌友积极控癌“的道路上所做出的贡献。

尽管癌症的早期诊断方法不断发现,手术不断改进,但大多数患者术后仍难逃转移的厄运。这是因为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被发现时多已处于中晚期,主病灶虽被发现并作了手术,但体内其他部位已存在的微小癌未被检出而被忽略。这常是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根源。手术只能将原位肿瘤切除,而不能防止术后转移。因此,控制癌症术后转移已成为手术治愈癌症的关键。

第一、"851"具有扶正作用: 癌症术后病人,很多病人呈气虚、 阴虚等状态,术后短期内服用"851"或恢复体质,改善或减轻术后的某些不良反应 , 如食欲减退、多汗、腹胀、失眠等症状,长期服用除改善体质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复发、转移,提高远期疗效。

第二、"851"具有"攻补兼施"作用:肿瘤治疗后的失败原因主要在于治疗后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例如,大肠癌手术切除率较高,但术后远处转移在30~50%。德国Weitz对58例接受大肠癌切除术的病人,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血中检出肿瘤细胞。这表明大肠癌病人肿瘤细胞血道播散的发生率高,而手术增加了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的机会。

Weitz认为循环中发现肿瘤细胞不一定表明以后会出现转移。正常情况下,肿瘤细胞很快被消除,但术后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手术创伤造成的相对免疫抑制可增加循环血中肿瘤细胞形成转移灶的机率。 患者均在未见转移灶之前服"851",而起到防复发、防转移的作用。 这由于"851"具有攻(抑制肿瘤细胞)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兼施作用。851中有异黄酮类、皂甙、蛋白酶抑制剂、β-谷甾醇、植酸等多种防癌、抗癌物质,而且"851"还能提高细胞免疫、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功能,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的迅速恢复,消灭残留癌细胞,减少癌症术后的复发与转移。

最近研究发现,内脏器官中NK活性的增强可抑制肿瘤转移生长。有实验证实,NK细胞可以降低静脉注射肿瘤细胞引起的转移播散。因此,NK细胞代表了宿主抵抗原发或转移部位细胞生长的第一道防线 ,并通过T细胞补充特异性抗肿瘤应答的效应。 已经肯定, NK细胞在体内起免疫监视作用(在免疫监视功能正常情况下,体内出现少量癌细胞,马上就会被消灭,而不会无阻碍地增殖发展为肿瘤)。研究发现:851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小分子物质SBA,能有效导致癌细胞凋亡,又不伤害人体正常细胞,同时SBA还能激活人体P53抑癌基因的活性,维护人体抑癌机制的正常,有效地防止癌症的复发。

第三、"851"含有丰富、全面的营养素;

"851" 中含有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多肽、20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A、B2、E、PP等, 还含有无胆固醇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机硒、锌、铁、铜、锰、钼等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卵磷脂、磷脂、皂甙、核酸、寡糖等多种营养素。

其中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能迅速恢复癌症患者术后的体质恢复,卵磷脂、磷脂、核酸有利于细胞分化和修复受损的细胞膜;而自然界中存量极少的寡糖更是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不可缺少的食饵,能使患者因放、化疗后体内大量减少的双歧杆菌数目迅速增加 ,使肠胃功能快速恢复正常,有利于营养物的吸收,以提高免疫力;"851"中所含的皂甙、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净化血液,降低胆固醇水平,使进入血液中的脱落癌细胞不能在血管壁沉积,使转移不能得以发生;而"851"中的维生素A、E、微量元素硒、锌、钼等更是经证实均有防癌、抗癌作用。

综上所述,"851"具有扶正作用,攻补兼施作用,富含丰富营养素,不但能明显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有效地防止癌的复发和防转移。

如果觉得《福建省癌症康复协会授予杨振华851“爱心单位”荣誉称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