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我国与印度人口接近 癌症患者却是印度的三倍 为何?

我国与印度人口接近 癌症患者却是印度的三倍 为何?

时间:2021-04-24 02:18:31

相关推荐

我国与印度人口接近 癌症患者却是印度的三倍 为何?

据统计,我国人口14.1亿,印度人口13.8亿,两国人口数相差3000万,十分接近。据世卫组织统计,去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457万,位居世界第一,死亡人数达到300万。而印度新发癌症人数为132万,死亡人数为85万都,只有不到中国的1/3。

有些人分析跟饮食习惯有关,咸菜,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腌好的咸菜中,存在可以致癌的亚硝酸盐,但是,腌好的咸菜就不会存在亚硝酸盐,或者其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大家日子都比较拮据,为了节省开销,腌制的咸菜、酸菜甚至代替了蔬菜,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至今难忘用辣椒面炒过的腌芥菜丝,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上学总喜欢带几块晒干的咸菜,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品味,当时,干咸菜已属于上好的零食了。但是,那个时代,癌症离老百姓是很远很远的,如果要是周围有人得了癌症,可以算作罕见的新闻了,当时的印象就是外国人有很多癌症患者,这个病应该是外国独有的,跟中国人没啥关系。因此说吃咸菜导致我国癌症患者增加,这种分析显然站不住脚。

有人还说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人口占比17.4%,达到2.45亿。而老年人患癌几率很大。

《全球癌症报告》称,6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000/10万,这个数字比年轻人高出近10倍。老年人患癌比例竟然达到百分之一,想想都可怕。以此推算老年癌症患者将达到245万,去年患癌新增457万减去245万为212万,说明中青年患者数量已经基本和老年患者持平。

印度人均寿命68.3岁,65岁以上人口比例5.64%,为0.778亿。我国人均寿命77.3岁,65岁以上人口占17.4%,达2.45亿人,是印度的三倍。从这个角度看,我国老年人数量庞大,导致癌症患者增多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另外那一半中青年癌症患者,怎么解释呢?

大家都知道印度至今仍然比较落后,老百姓家里面装修比较简陋,使用的家具都是多年前的老家具,很多地面都是水泥地,墙壁基本就是刷个大白。我们呢,近年来对于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吊顶装饰外,壁纸壁布都不能满足了,出现了全屋定制,墙壁上整面铺护墙板,此外还有橱柜、衣柜、背景墙、垭口、门套……木作比例很大。

大家别忘了,这么多的木作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漆,一个是胶。这些年无害的醇酸调和漆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含苯的聚酯漆和硝基漆,这两种漆固化快、光泽好、硬度高,不但施工方便,视觉效果也非常不错,因此成为木器漆的主流。但漆里面所含的苯,二十年也挥发不完,而苯是最强致癌物。木工使用的胶基本都是万能胶,这种胶不但在饰面板粘贴、造型固定中使用。在许多板材中本身就含有大量万能胶,比如密度板、胶合板、奥松板、大芯板……其实复合地板的材质就是密度板。而万能胶中含有大量甲醛,二十年也挥发不完。甲醛也是强致癌物。单从装修这一块看,我们癌症患者远远高于印度,是必然中的必然。

无苯不成漆,无醛不成胶。在装扮家居的同时,引入了两个强致癌物为伴,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大多数人都逃不掉癌魔的阴影。还记得那个百万奔驰甲醛超标12倍的新闻吗?其实也和车内配饰用万能胶粘接有关系。回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具都是原木榫卯结构,胶呢一般都是熬制的鱼骨胶,油漆是无毒的醇酸漆。所以那个年代,癌魔离我们很远,如今,生活改善了,科技发达了,但是癌魔就在我们身边。

据统计,我国甲醛年产量2500万吨,接近96年全世界产量的三倍,这些甲醛基本被国内各个产业消耗了,甲醛使用最多的就是装修材料行业。如此巨量甲醛融入日常生活中,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天吸收25.27克甲醛。我国苯乙烯产量为858.84万吨,而需求量则多达1139.18万吨。我国纯苯产量的27.25%用于合成苯乙烯,由此推算,我国纯苯年产量已达3151.7万吨,这还不算进口的,如此巨量致癌物融入日常生活中,可怕不可怕!

所以说,现在谈癌症,和谈感冒差不多了,已经司空见惯了。

李咏、梅艳芳、傅彪、文兴宇、成奎安、陈晓旭、阿桑、姚贝娜、罗京、罗文、潘安邦、李钰、凤飞飞、罗慧娟、林振强、林正英、赵丽蓉、臧天朔、马三立……这些名人、艺术家都因癌症去世。

其实讨论与印度的癌症患者数量对比,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癌症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已经成为常见病。与其谈癌色变不如从源头把控,让致癌物远离生活,从衣食住行回归原始、回归健康。

如果觉得《我国与印度人口接近 癌症患者却是印度的三倍 为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