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医患故事之——“怀疑癌症 要不要手术”

医患故事之——“怀疑癌症 要不要手术”

时间:2021-10-11 21:44:31

相关推荐

医患故事之——“怀疑癌症 要不要手术”

癌症要不要手术,答案是肯定的,能做尽量做,能早尽量早。那怀疑癌症呢?要不要手术?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答案。

之所以想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病房里最近正好有这样一个“类人”。说他是“类人”,是因为我内心实在是不想承认跟他是同一个种族。这个“类人”,他其实不是患者,是患者的儿子。患者刚住院那天,他就表现得非常“嚣张”,一会说护士服务态度不好,怠慢了他们,一会又说自己其实不想来医院的,什么疫情期间,来医院的都是傻瓜。反正,听了很不舒服,别说我们不是服务行业,就算是服务行业,也很想马上拉黑他。

虽然他母亲不是我们组的病人,但他已经成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特地看了一下她的病例诊断:甲状腺结节:癌?

甲状腺上的结节,一般通过彩超、CT等辅助检查可以有个基本的判断,不过,要确诊,必须要做病理检查才行。像这个患者,虽然其他的辅助检查都怀疑是恶性,但我们也只能下一个“癌?”的诊断。不过一般我们这么下诊断,最终结果八九不离十是癌了。

以上都是铺垫,真正让我义愤填膺的是在后头,术前谈话的时候。患者打算安排明日手术,今天手术医生要常规跟患者家属谈话,内容包括:目前诊断,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护理。手术医生今天非常耐心地跟患者老公还有他讲解。他爸听的挺认真的,但他却在一旁肆无忌惮地玩手机炒股。手术医生注意到了,说了一句:“请认真听,我只讲一遍”他会了一句,“知道了,在听呢,听到了已经”,但手眼还是没有离开手机。

当手术医生说到目前还不能明确是不是癌时,他立马回了一句“怎么搞的,做了这么多检查,还不能明确,诊断都不明确,还做什么手术啊”,手术医生一听,知道他前面的没有听,又把刚刚跟他爸解释得跟他说了一遍。他“哦”了几声,似乎听明白了,但眼睛还是一直没有离开过手术。手术医生只能接着往下讲了。

但手术医生说到手术可能有生命风险时,他又立马跳出来说:“什么啊,一个小手术,还有生命风险”。手术医生还是耐着性子跟他解释道:“第一,甲状腺不是什么小手术,脖子是连接头跟身体的重要纽带,有很多神经血管通过,手术难度是很大的;第二,什么都是有风险的,喝水都有听说呛死人的,天有不测风云,风险这个东西是很难预测的;第三,……”说了很多,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还是点着头玩手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到最后,终于磕磕碰碰讲完了,花了比平时多了三倍的时间。讲完就该签字了,到了签字的时候,他终于有兴趣了,人特别的精神,问“这签了字,如果出了事,你们是不是就没有责任了?”手术医生已经明显不悦了,不过平时修养还是不错,解释道:“这是一个手术知情同意书,如果你理解了手术方式、手术风险,并且同意手术,就请签字,您只有同意手术了,我们才能给您做手术。如果真的发生了风险,自要看是谁的过错,如果是我们的过错,我们会承担责任的,如果是发生意外,比如脑中风,脑梗等老年常见疾病,则我们也没有办法,毕竟医生不是神,能力是有限的”他听了,回头跟他爸说,“你签吧,你们是夫妻”。听到这话,手术医生也警惕了,说,“最好你们都签一个吧”。但他却并不理会,留下一句“我爸签就够了”就自顾自地走了。手术医生也无奈,只得作罢。

这一幕都被其他同事看到了,心里暗暗摇头,这个病人家属表现的这个样子,手术如果顺利还好,如果不顺利,肯定会来找事。但谁能保证手术每次都能顺利完成,更何况这还很大可能是个“癌”,要清扫淋巴结,损伤的东西也会更大。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手术顺利完成,过了半年或者一年,癌症复发了呢,可能又会怪在我们医生头上。

说实在的,我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病人,只是都比较幸运的顺利完成了手术。这些患者,我是真的不想面对,不想给他手术的,因为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很大。不过,没办法,干了这一行,就不能有偏颇之心,要一视同仁,做事的出发点要以让患者获益更大为准。

(the end)

如果喜欢请关注我吧,一个积极散播医学真言的鲁迅。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视觉中国”或“全景视觉”,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请不要部分或全部使用。)

如果觉得《医患故事之——“怀疑癌症 要不要手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