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羊城晚报」恢复生态 保护土地!广东六大举措破解“土地癌症” 发布时间:-06-

「羊城晚报」恢复生态 保护土地!广东六大举措破解“土地癌症” 发布时间:-06-

时间:2023-06-01 19:19:21

相关推荐

「羊城晚报」恢复生态 保护土地!广东六大举措破解“土地癌症” 发布时间:-06-

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宣传主题是“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荒漠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59446.66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5.61%,涉及6个地级市21个县(市、区)。其中,主要分布在韶关市、清远市,两市石漠化土地面积53753.71hm2,占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的90.42%。“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植树造林等工程治理向生态治理、综合发展等方向转变。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油茶种植、种植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增加区域的植被盖度、森林面积、水源涵养量,减少水土流失状况,有效维护国土的生态安全。

一是以封山育林为主导,促进森林植被快速恢复。将石漠化地区林地区划为省级以上公益林,将天然林纳入保护管理,禁止商品性采伐,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二是以林业工程为突破,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在石漠化地区同时启动实施森林碳汇造林工程、防护林工程、林分改造工程、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对生态功能等级较低的残次林、宜林荒山进行人工造林和林分改造;增加阔叶林比重,建立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多树种、多层次、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是以特色种植为纽带,提高林农耕山致富信心和决心。把石漠化治理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思路。在石灰岩地区优先发展良种油茶,实现石漠化治理的同时提升林地产出效益。

四是以四旁绿化为着力点,增强护绿爱绿观念意识。在石漠化地区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发动农民利用村前屋后、水旁、宅旁等“四旁”闲置土地大搞村庄绿化美化建设。

五是以扶贫项目为启动,调动农民积极性。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建设经济林木的模式,成林后,依照“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将林木分配到户,由农户自行管理和收益。

六是强化管理,确保实效。依法治林,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和保护体系。重视科技,科学确定营造林方式。引导群众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重要意义。

通过治理,广东省石漠化地区森林面积增加5.4万公顷以上,提高广东省石漠化区域森林覆盖率5.10%,每年可吸收54017.7吨二氧化碳, 产生19986.5吨氧气,净化大气超2亿吨;粤北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后每年可涵养水源580.15万立方米;改善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减少泥沙淤积量,减少土壤流失量100多倍,并增强土壤肥力,降低农林业生产成本;水利水保工程共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5950亩,按每亩增产粮食50斤算,共增产粮食398.7吨;通过将“治石”与“治贫”相结合,设立扶贫开发项目,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累计创收超1亿元。

此外,,广东省首个国家石漠公园——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广东乳源西京古道国家石漠公园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成为广东省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石漠公园,预计将建设成为南岭山地岩溶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典范与样板,是对广东省岩溶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坚持自然修复和经营管护并重,推动森林质量整体提升,推动自然保护地、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和野生动植物整体保护。开展中幼林抚育225万亩,大力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启动50万亩大径材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肇庆、梅州和南雄市国家储备林试点建设。开展石漠化沙化治理,推进石漠化公园建设,示范推广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样板。

【来源:惠州市林业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

「羊城晚报」恢复生态 保护土地!广东六大举措破解“土地癌症” 发布时间:-06-18 11:29:21

如果觉得《「羊城晚报」恢复生态 保护土地!广东六大举措破解“土地癌症” 发布时间:-06-》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