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体检需个性化筛查癌症别忘“自选动作”

体检需个性化筛查癌症别忘“自选动作”

时间:2024-01-15 08:32:04

相关推荐

体检需个性化筛查癌症别忘“自选动作”

随着市民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体检也成了很多人每年的“必修课”。体检报告单是一个阶段的健康总结,它告诉我们身体出现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一份份体检报告里的数据叠加在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们这个城市市民的健康状况。济南人体检中最高发的疾病有哪些?哪些疾病容易被大家忽视?市民如何在一份项目繁多的体检报告中读懂其中的关键,避免陷入解读误区?如今进入9月体检旺季,本报特别推出系列报道,邀请权威专家为您揭开体检报告背后的秘密。

又到9月、10月体检旺季,济南人体检中查出最多的疾病是什么?体检中查出癌症的比例高不高?体检报告上的数据又该如何解读?通过采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体检中心,揭开10万多份体检报告背后的秘密。

今年6月初,一家省直单位300多人集中查体,其中就有2人被查出患有癌症。从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等大型健康查体中心采访获悉,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每年体检发现的癌症患者数量正在增加,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体检专家表示,已知的致癌因素几乎无处不在,完全防止致癌因素侵入人体几乎不可能。为降低癌症死亡率,医学专家认为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建议中年以上人群每年最少进行一次例行健康查体。

十几岁的孩子竟查出癌症

在某省直单位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年他们单位都会组织在三甲医院集中体检,今年的体检结果一出来,让大家大吃一惊,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一位同事,竟然被查出患有癌症,幸亏是早期。

“我们单位有300多人参加体检,今年发现2人有癌症。”王先生说,得知这一信息,他又认真地看了一遍自己的体检报告,看看每个数据背后有没有什么隐患。

山东省立医院一位肿瘤科的专家告诉记者,去年省立医院1600多名职工进行的查体中,就有3人被查出患有癌症。

“对癌症筛查并不是把体检项目简单叠加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评价,进而做有针对性的检查。”省立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褚熙表示,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该中心设定不同的体检项目,这几年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检出率在增加,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十几岁的孩子竟查出患上癌症。

济南男性恶性肿瘤死因居首位

“由于体检发现的是个体的肿瘤标志物,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确诊,所以我们尚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褚熙表示。

到底济南癌症发病率有多高?记者从济南市疾控中心获得的最新一组统计数据显示,7月,济南市居民报告粗死亡率为619.21/10万。其中男性占死亡总数的56.27%,主要死于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女性前3位的死因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我国癌症病人死亡率相对其他国家较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居民的体检和健康意识不足,发现患病时间较晚。”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维博表示。

目前,造成癌症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癌症发病数随人口增长而增长,未来中低收入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更为显著,癌症发病数增长也更为迅速。吸烟、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和缺乏体育锻炼等都造成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因感染引发的癌症发病率下降依然缓慢,全球大约18%癌症由慢性感染引发,例如乙肝等疾病。

肺癌早期80%以上可治愈

癌症等于绝症?近期一项网络调查显示,55%的公众仍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王维博表示,其实目前在癌症防治上,已经有三分之一可以治愈。

“癌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疾病。”王维博说,公众对癌症仍有很多误区,认为癌症患者一旦病重,治疗不治疗都一个样。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癌症治疗领域已经取得很多突破。《世界癌症报告》提供的确切证据表明,癌症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其余三分之一患者如果接受治疗可以提升生命质量。

在癌症的预防上,王维博说,日常不当的饮食与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经常吃烧烤、烟熏食物等,对健康肯定有影响。“我们建议,在癌症预防上公众应该定期体检,最好每年体检一次。”王维博说,早期发现和诊断对癌症治疗十分关键,肺癌早期80%以上可以治愈,而到了晚期,80%的癌症患者将不能治愈。

省立医院普外科主任李乐平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一年仅胃癌手术就要做900多例。“在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60%,而在我国,5年生存率仅为40%。”谈到这一差距,李乐平坦言,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技术不如日本,而是国民的健康意识有差距。“日本有个45岁以上强制国民体检计划,经过体检,疾病可以早发现早预防。其实,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许多患者就是因为发现晚,耽误了生存良机,甚是可惜。”

体检需个性化筛查癌症别忘“自选动作”

“我父亲年年体检,可发现胃癌的时候,咋已经都是晚期了?”采访中,一位患者告诉记者,他父亲50岁,今年初刚参加完单位集体体检,一切正常,可最近因胃部不舒适,入院做胃镜检查之后发现,竟然患上胃癌。记者采访中发现,类似这样体检结果一切正常,但是过不久,就查出患有大病的人还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胃癌和肠癌。

为什么体检一切正常,仍然会得癌症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专家告诉记者,这和体检项目的设置有关。多数人参加的都是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它的目标是预防为主,是在未出现症状前的定期全面检查,其项目一般是常规性的,而不是针对个人、针对特定人群量身打造的疾病筛查。

目前,一般单位最终定出的都是统一的体检套餐,职工很少有人会根据自身情况自费添加体检项目,尤其是胃镜、肠镜等有针对性的项目。专家建议,作为个人,每年参加单位常规体检时,应详细了解检查项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添加一些项目。

在癌症检查上,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可以自己掌握癌症的早期信号,如逐渐增大的肿块,经久不愈的溃疡,短期内体重减轻,大便时间、次数和形状发生改变等,这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发现自己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事实证明,定期筛检、规律性体检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最佳途径。

【小资料】

怎样看懂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体检常用的筛检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肝癌普查及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孕妇、肝癌等。体检中如发现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建议复查,如果连续多次持续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增高除见于胃肠道肿瘤外,也可见于有长期吸烟史及一些良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偶尔一次检查发现癌胚抗原轻度升高,不一定是恶性肿瘤,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升高,应引起重视,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增高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损伤、前列腺肥大,其增高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生率呈正比。老年男性大多有前列腺增生,偶尔一次检查发现前列腺特异抗原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持续升高,应引起重视,建议到泌尿外科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专家提示】

三类人需做防癌普查

一是癌症家族遗传因素,如家里母亲或姐妹得过乳腺癌的人,患乳癌的危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

二是病史因素,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

三是职业因素,如果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更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等,也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

如果觉得《体检需个性化筛查癌症别忘“自选动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