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酒爷”患了“类癌症”

“酒爷”患了“类癌症”

时间:2020-08-11 16:02:00

相关推荐

“酒爷”患了“类癌症”

秦大爷是社区出了名的“酒爷”,他宁愿茶不思,饭不吃,酒不能不喝。每天总要饮酒2~3顿,一喝就是四两半斤,方才过瘾。

秦大节喝酒有个特点,不要下酒菜,哪怕是一棵大蒜或几粒花生米就把一场酒喝下了。酒后他精神十足,有说有笑,好不乐乎。但近两年来,他经常出现低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带血等症状。初起时症状轻微,他并不在意。一周前一个下午,突然出现剧烈性腹痛伴中等度发热、恶心、呕吐、拉稀;同时面、颈部潮红、青紫,精神紧张等。老伴立即拨通了120呼救,到医院经急诊医生急救后转内科住院。后经消化科、月中瘤科专家会诊与各项辅助检查,最后诊断为“肠系膜类癌”,手术治疗,并取活体组织作病理。一周后病理报告:符合肠系膜类癌。术后创口一期愈合,两周后出院,嘱其一月后行化疗。

类癌多发于45岁以上人群,早期确诊手术成功率高。多发生在人体的胃肠道阑尾部,其次为小肠、直肠、结肠和肠系膜等部位,亦可见于支气管部位。类癌常表现为黏膜下小结节,直径为1~2厘米,多为几个结节并存。类癌生长缓慢,肿瘤直径0.5~1.5厘米左右,约有50%类癌患者向肝脏或肺、脑、骨等部位转移。

类癌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相同。发生于阑尾部位及肠腔的类癌,多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发生于小肠及肠系膜类癌,易误诊为结肠炎、胃肠炎。尤其是肠系膜类癌恶变率高,容易侵犯邻近组织或转移到肝脏、肠腔等,引起腹部肿块压迫肠壁,形成肠梗阻。

类癌组织还可分泌羟色胺,使血管收缩,肠蠕动加快,引起腹痛、腹泻、心跳加速、脉压差增大等类癌综合征,同时并可分泌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等,故类癌患者常出现间歇性面颈部潮红、青紫,肠蠕动亢进等而导致腹痛、腹泻,严重者常引起脱水、酸中毒等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是支气管类癌则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心跳加速、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类癌综合征。

类癌是介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有恶变的倾向,易转变成恶性肿瘤,它是一种嗜银细胞瘤,又类似癌症,故临床上又称嗜银细胞癌。因此,秦大爷术后还需进行化疗。

家人中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尤其是有慢性腹痛、腹胀、腹泻,且在腹部触及肿块的患者,应警惕有患类癌的可能,应及时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错过手术良机,导致类癌恶变而危机生命。

(

如果觉得《“酒爷”患了“类癌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