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靶向治疗或成癌症最大“克星”

靶向治疗或成癌症最大“克星”

时间:2018-09-28 04:08:52

相关推荐

靶向治疗或成癌症最大“克星”

本月是第八个“全球肺癌关注月”,多项关于肺癌治疗的活动都在近日举行。癌症治疗领域的“新星”——靶向治疗成为各专家讨论的热点。记者从活动中获悉,由于传统化疗的疗效目前已经遇到了“瓶颈”,所以医学界正致力研究如何让患者从新兴的靶向治疗中获益更多。最新研究发现,靶向治疗对体内某种特定基因发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目前广州医院已经开展了测试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检查项目。但多名肺癌领域专家都表示,目前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仍然是化疗,不应该只看到靶向药物的优点而否定化疗。

靶向治疗能克制多种癌症

近日,我国首届CSCO靶向治疗知识竞赛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赛区正式拉开序幕,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9家医院的青年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进行角逐。此次竞赛的目的在于将肿瘤靶向治疗这一先进的治疗方法更广泛和更正确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从而通过多学科多途径的治疗,尽可能地提高疗效,同时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疾病之一,而近年来,我国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化疗的疗效却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

据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林桐榆教授介绍,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证明,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率一般在30%~40%左右,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备受关注。肿瘤靶向治疗作为21世纪肿瘤治疗的热点,已被证实能多种肿瘤的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头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起到很大的治疗作用。目前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靶向治疗有望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它以癌细胞作为特异性靶点,能够准确地作用于肿瘤,因此不会或者很少伤害正常细胞,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透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中,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疗效十分显著,在临床应用上它不但与标准化疗达到相近的生存疗效,安全性也比化疗好了很多,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另外,它是口服药物,病人不用住院,有望恢复往日的生活,部分病人甚至还能重新返回工作岗位。

正因为靶向药物的这些特点,医学界正进一步研究是否可以让靶向药物更大程度地造福于患者。比如说,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能否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大型研究证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联合使用有“1+1>2”的效果,可能是化疗和靶向治疗会相互抑制的原因,联合使用只会体现化疗的作用。

如果觉得《靶向治疗或成癌症最大“克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