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癌症会传染和遗传吗?哪些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会传染?

癌症会传染和遗传吗?哪些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会传染?

时间:2019-05-26 21:43:46

相关推荐

癌症会传染和遗传吗?哪些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会传染?

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主题为“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癌症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在预防癌症的同时,也关心癌症会不会传染?哪些因素会导致癌症传染?夫妻、子女等“家庭癌”是否存在?

1

癌症本身肯定不会传染

你问癌症本身会不会传染?答案是肯定的,不会传染。从癌症发生的机制来看,癌症是不会传染的,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癌症直接传染的证据和报道。

先来看看癌症是怎么发生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组织细胞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生长、增殖等是有序的,不会发生混乱。但当人体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如化学致癌物、放射线、某些细菌和病毒后,会引起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这些失控了的细胞也就是癌细胞,癌细胞在体内“疯长”,形成肿块(或肿瘤)。癌症的发生是在外部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等多种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癌症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慢性病。人体细胞在外在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理论上,癌症发生传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患者的癌细胞能够进入健康人的体内以及癌细胞能够在健康人体内存活和生长。首先,癌细胞体积很大,很难通过日常传播途径比如呼吸、饮食和接触等途径进入正常健康人体内;其次,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消灭外来的“侵入者”,即使癌细胞通过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健康人体内,也会被免疫系统清除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例癌症传染的临床报道。而实践中,长期与癌症患者接触的肿瘤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癌症发病率也并不比一般人高。因此,可以确定癌症不会通过亲吻、接触、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来传染。

2

部分癌症有概率会遗传

癌症不会传染,但可能会遗传。

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的现象。简单的理解,就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或多或少与遗传学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遗传学角度,可以把肿瘤划分为遗传性肿瘤、有肿瘤遗传易感倾向的肿瘤以及散发性肿瘤。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好莱坞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其原因是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从母亲那里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BRCA1,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7%。虽然当时舆论一片哗然,但她将癌症与遗传易感性推向了社会,更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癌症遗传易感性的关注。

目前常见的、研究比较清楚的实体肿瘤主要有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卵巢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等。这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往往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如果导致肿瘤发生的致病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层面,那么家族中获得该突变的后代发生肿瘤的风险会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比较熟悉的是,在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致病的几率较大,约有40%-50%的遗传性乳腺癌是由BRCA1/BRCA2基因突变引起的,有文献报道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者,一生中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5%-45%,携带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0%-20%。

这里要明确一点,我们在进行遗传学分析时所指的“亲戚”是互相之间有血缘关系的“血亲”,比如你和你父母、姨妈、表哥等是血亲,但和你姨夫、表嫂则不是。

3

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和细菌会传染

癌症没有传染性,但不代表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和细菌不会传染。有些癌症的发生与一些微生物感染有关,比如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虽然肝癌不会传染,但乙肝是传染病,要注意防范和治疗。胃癌的发生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会通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经消化道传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也要及时治疗。

夫妻、子女间存在“家庭癌”吗?会得同一种癌症吗?这个还真有可能。不过,它并不是传染的结果,而是共同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环境形成的结果。

一家人长期居住在一起,暴露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之下,生活、饮食和居住环境基本相同,日积月累,大家可能会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诱因影响。

比如,家庭中有人喜欢吃熏腊制品、腌菜等食物,往往会形成家庭共同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些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某些消化道癌症的发生。饭桌上某种食物发生了变质或生霉花生发生霉变,结果大家都在食用,霉变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会增大肝癌、胃癌的风险。

家庭成员都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环境中,如果室内空气存在某些致癌物,比如厨房油烟污染,或家庭成员中有人吸烟,加上通风不良,大家都呼吸着相同的空气,空气中的致癌物就会形成家庭的共同的致癌因素。

此外,研究认为,人的情绪对免疫功能有影响。家庭的生活氛围往往传染和影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一个和谐、充满幽默感和欢声笑语的家庭,会使人心情愉悦,生活在压抑之中,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总结一下,“家庭癌”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在家庭生活中一定要维护好大家共同的居住环境,养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共同防癌抗癌。

01

肝癌

传染病原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乙肝患者如果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数据显示,我国乙肝发病率约为8-10%,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人。临床数据显示,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不加干预,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约3-6%会恶化为肝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母婴、性接触传播。乙肝一般不会不通过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或类似行为途径传播。

预防

大家要格外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各种医疗器具,不建议多位性伴侣,性生活中最好使用安全套。

建议大家最好接种疫苗,这不仅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

02

胃癌

传染病原体:幽门螺旋杆菌

我国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非常高,约为50~60%。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比例高达60%以上。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口传播、亲密接触传播、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因此,很多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来自家庭成员之间。比如习惯使用筷子,没有分餐制,患者就会反复感染,导致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增加治疗成本。

预防

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杜绝用嘴喂孩子,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尽量熟食,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03

宫颈癌

传染病原体:HPV病毒

HPV病毒的16和18型已被明确为宫颈癌的直接病因。正常情况下,HPV病毒会被人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短暂的感染很正常,类似于你得了一次病毒感冒,甚至可能还没有出现感冒症状,病毒就已经从体内被清除了,并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

只有少数免疫功能较弱或免疫机制缺陷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导致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

HPV的致癌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癌症的时段,通常左右。

传播途径

HP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也有几率中招。前提条件是宫颈有破损,病毒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内。

预防

接种HPV疫苗是最好的方法,接种后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

目前,国内可以接种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与二价宫颈癌疫苗相比,四价疫苗最大区别在于能够预防更多型别的HPV亚型病毒。

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这两种亚型的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四价疫苗除了可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还能预防HPV6型和11型亚病毒,这是尖锐湿疣等生殖器疣疾病的病毒。

04

鼻咽癌

传染病原体:EB病毒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它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EB病毒检查为阳性。

EB病毒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感染上EB病毒。但是EB病毒感染并不代表将来一定会患鼻咽癌。大部分情况下,EB病毒可以和人“和平相处”,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免疫力缺陷时,EB病毒才可能疯狂增殖,诱导感染的上皮细胞裂解产生癌变,导致鼻咽癌的产生。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口对口(如接吻)传播,也可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以及血液传播。

预防

避免近距离口对口、鼻对鼻接触,到人流密集场所注意戴口罩。

4

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也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吸烟、喝酒、肥胖、压力、缺乏运动等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所以,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预防癌症,提高癌症生存率。

■ 戒烟限酒。抽烟者比不抽烟者患癌风险高7至11倍。长期大量过频的饮酒也会大大增加肝脏、食道、胃等多脏器的损害,必然增加肝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病率。

■ 饮食卫生。长期吃过热、过冷、过咸、过辣、过酸的食品可以直接造成消化器官的损伤;长期吃过期变质、煎炸烧烤等富含的致癌物可诱发癌变;长期吃霉变的食品容易患癌症。

■ 劳逸结合。长期精神压力大或失眠,必然导致体虚,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各种身心疾病接踵而来,最终导致恶性肿瘤发生。

■ 提高抵抗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锻炼。

■ 空气污染防护。空气污染物中,存在致癌物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及个人防护都十分重要。

如果觉得《癌症会传染和遗传吗?哪些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会传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