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癌症辨证 多为气滞血瘀

癌症辨证 多为气滞血瘀

时间:2022-10-10 05:44:44

相关推荐

癌症辨证 多为气滞血瘀

肿瘤科冯利主任16日做客人民网访谈时介绍:中医对肿瘤认识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早在周朝就认识到恶性肿瘤的一些特点。而“癌”字的记载首见于宋代的《卫济宝书》;“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等引起阴阳失衡、脏腑失调,产生气滞、、血瘀等,留滞于人体,形成积、瘤(留)、癌(岩)。认识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冯主任说:“西医学认为,恶性肿瘤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人体基因突变、免疫失衡等导致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恶性肿瘤具有侵蚀、远处转移的特点。中医与我们现代西医学在癌症认识方面有很多机理是相同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太一样而已。”

冯主任还介绍,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大概分三种原因:外因、内因,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内不外因。外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部因素,内因主要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内部的情绪因素。另外还有两者之间的不内不外因,比如饮食、劳倦等。

中医讲究整体论,自身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外界也是一个整体,由于上述原因造成自己身体里面的阴阳失衡,就是物质和功能的失衡,会产生一些病理性的产物,比如气滞、血淤、痰饮,日久就可能产生癌变,古代称“积”,或者叫“岩”,也认识到癌症的一些特点,如像岩石一样凹凸不平,而且具有侵蚀性。

(实习编辑:杜念念)

如果觉得《癌症辨证 多为气滞血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