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胡大一:过度医疗 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 而是为了人民币!

胡大一:过度医疗 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 而是为了人民币!

时间:2019-10-12 20:47:41

相关推荐

胡大一:过度医疗 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 而是为了人民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胡大一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

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

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 CT 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750次X线胸片。

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 CT 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 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

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风险。 《人民日报》于 04月14日19版就曾以《过度医疗猛于虎》为题,抨击国内医疗乱象。

说起“过度医疗”,好像和大家无关,但其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动不动就放支架的过度医疗

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00年中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为2万例,而到了竟达到了40.8万例,增长20倍。

胡大一教授表示,中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6万个,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却逐年上升,放进不该放的支架,对患者来说,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 胡大一教授把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患者经常困惑的问题逐一整理出来,与公众与广大患者沟通。

1. 走出维生素的误区

“维生素E软化血管”的信息传播家喻户晓。

近来,一系列的临床大规模研究显示,维生素E与安慰剂对比不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 维生素不是不必要,而应从多样食品蔬菜水果中获得。不一定吃药片或胶囊。

2. 不盲目接受起搏治疗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

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 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须植入起搏器。 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

3. 早搏不是病,没独立的风险

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 早搏可毫无症状,体检或因其它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 但早搏不是独立的疾病,也不具有独立的风险。 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最好的治疗是不用药、不治疗。 有心脏病的早搏,应治疗基础心脏病而不治早搏。 CAST研究显示,有、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越积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猝死越多。 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

4. 遏制CT

现在体检中CT用的较多,有些地方甚至很滥。 CT体检报告常看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斑块。 如无症状,没有心绞病,别轻易进行造影和支架,必要时可做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评估。 如有胸痛胸闷症状,要找常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好好分析一下是不是心绞痛。

5. 多数患者不需用最大剂量他汀

中国需用他汀的患者80%左右用药前的“坏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30mg/dl。

除了少数用药前基线胆固醇水平很高,如家族性胆固醇增高的患者外,大多数患者用常规剂量的他汀便可达标。 他汀的常用剂量为:

瑞舒伐他汀5-10mg

阿托伐他汀10-20mg

辛伐他汀20-40mg

普伐他汀20-40mg

氟伐他汀40-80mg

血脂康800-1600mg

使用最大剂量不但不必要,而且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最大剂量他汀所致肝酶增高为常规剂量的6倍,引起新发和肌病(含最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的风险也会增加。 美国最大剂量的他汀与常规剂量的他汀价格一样,而中国的最大剂量他汀价格为常规剂量的4倍。 花钱多,不获益,买风险。

6. 稳定的心绞痛不一定要做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要犹豫,支架越快越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可挽救生命。 心绞痛虽稳定,但用药后心绞痛不能满意控制,支架有助于更好缓解心绞痛症状。 如心绞痛稳定,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控制满意,不要轻意放支架,要找临床医生评估。 如心绞痛稳定,用药后症状消失或很少发生,做支架没有必要。

7. 支架不过三

即使需用支架治疗,大多不应超过三个。

需要三个或更多支架的患者,心内外科要进行会诊。 左主干、前降支近端、多支血管有病变尤其有糖尿病者,搭桥手术远期效果优于支架。 美国的支架记录是在同一个患者做了27次手术,植入67个支架,这位支架医生已在监狱服刑。 太多支架,太多风险;支架多,风险大。

8. 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

中国高血压控制率低的根本原因不是缺少降压药物,而是缺乏管理。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原因不明,绝不仅仅是交感兴奋单一机制。 临床上导致血压波动不稳定的因素很多,也包括精神心理因素。 还有患者依从性低不服药或者自行服药( 医生处方了三种降压药,患者回去读完说明书,怕副作用,只服用了1-2种,血压不能降低)等等。 要重视高血压的自我管理。 做强基层,把高血压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高血压患者自我血压管理的能力。

9. 定期输液稀释血液无效有害

很多老年人换季时去医院打点滴,点的不是糖就是盐,再加上树皮、草根、树叶做成的东西放到输液瓶里,“五彩缤纷”,这安全吗? 真的很不安全!也没有效果。

解决“血粘稠”最可靠的方法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多饮水,多运动。

如果觉得《胡大一:过度医疗 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 而是为了人民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