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专栏丨贵平老师——正确认识癌症这种病

专栏丨贵平老师——正确认识癌症这种病

时间:2023-10-21 20:58:27

相关推荐

专栏丨贵平老师——正确认识癌症这种病

贵平老师

贵平老师

癌细胞不是坏小孩

印度一位名为安德烈·莫瑞兹的医学家,写了一本《癌症不是病》的畅销书(湖南人民出版社有中译本)。作者提出了颠覆传统医学的一个观点: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种身体的求生机制。作者告诉人们,每个成年人,每天都会产生几百万个癌细胞 ,癌细胞的生长和灭亡,与我们身体里面正常细胞的生长和灭亡一样,都是身体自然运作的情形。

作者指出,其实很多人都有癌症,自然消失的癌症,比被诊断出来和治疗过的癌症要多得多。例如:解剖发现,33%的男性都患有前列腺癌,却只有1%因此而死亡,甲状腺癌、胰腺癌也是医生检查出来的30-40倍。作者要求人们建立一个观念,癌细胞不是什么“坏小孩”,它帮助我们处理身体里面的毒素,等毒素处理完,它就会自然代谢死亡。作者还强调,将癌症当成疾病来治疗,而不去消除它的成因,只会带来更多副作用。现代化的西医技术手段,包括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性治疗,可能产生的伤害非常大,甚至是致死的主因。

如果印度医学家“癌细胞不是坏小孩”的这种解释,能得到科学上的印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行西医治疗癌症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正好从另一个角度给予了中医很有力的支持。仔细想想,印度医学家的这种观点,若从辨证的角度解之,也未尝没有道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认识到癌细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这个认识,更符合自然本身的法则和我们的常识。因此,如果不改变体质状况,癌细胞可能真的斩不尽杀不绝。

我国也有专家学者持与前述印度医学家相类似观点。《北京商报》 年2 月26日,刊登一篇对中医肿瘤专家赵建成的访谈文章,访谈中有一段话:“癌症是人体慢性中毒的应答性反应,癌细胞是对抗体内的毒素而产生的,是对人体有益的好细胞。癌瘤是癌细胞包围体内毒性物质后存放的‘垃圾桶’,手术切除了癌瘤就等于把患者体内这个‘垃圾桶’取走了,那么垃圾就无处存放而到处乱丢,这样癌细胞就容易扩散。”赵建成大夫也同样认为,癌细胞和外来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不一样,它是人体正常细胞转化来的,放化疗是斩不尽、杀不绝的。“因此,治疗癌症并不是以肿瘤大小和有无消失作为唯一疗效评定标准。肿瘤虽然没有消失,但是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却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谓的带瘤生存状态),这正是中医应提倡的一个疗效评定标准。”赵建成强调,有的患者经过放化疗,肿瘤缩小甚至没有了,生化指标也好转了,但是病人痛苦很大,人体元气大伤,生存期却明显缩短了。

上述中医、西医和印度医学家对癌症的认识,都各有各的道理,只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不过,我们却常常陷入非此即彼的错误思维逻辑中,表现为认定了一个,就不加思考地否定另一个。其实仔细想一想,上述中医和西医对癌症的认识也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医所讲的外感六淫和情志刺激,就是从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理情绪两个方面解析病因的。而西医所讲的基因变异、免疫力低下,其实也正是由于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理情绪的作用所导致的。例如,西医所讲的一些化学因素致癌,如黄曲霉素、苯类物质等,所对应的正是中医所讲的外感六淫。

认识有别,心智不同

如何认识癌症,会导致不同的医学治疗模式以及患者对待癌症的不同态度,而这又对治疗的过程和预后有直接影响。这就提示,医学界和临床大夫应该重视如何向病人解释癌症这种病。不同的解释,传递着不同的认知意义。这一点,肿瘤科的医生一定深有体会。通常,每一位新来的患者及其家属,都会向主治医师反复询问自己的疾病,而几乎每接收一位新的患者,大夫都要反复给患者讲清病因、治疗、预后等方面的问题。有的患者,听了大夫的解释以后感到理解与契合;有的患者,则会感到沉重与无奈,垂着头默然离开了。

要让医生给我们解释清楚癌症这种病是很困难的。首先,对癌症的认识,目前为止在科学上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予以阐释,但每一种阐释似乎又都难以令人满意;其次,由于涉及很深的专业方面知识,患者和家属理解接受的程度存在很大不同,有的时候反而越解释越“糊涂”;再次,医生还要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还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医学本身出发,而不能刻意地偏离医学规律来“安慰”患者。所以,患者和家属一定要善解医意,医生在给我们解释和交待病情的时候,也在考虑照顾我们的感受。当我们对医生的话语感到理解与契合的时候,他们同样会感到高兴与满足,这是人之常情。

近30多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学者估计,21世纪30年代,我国癌症发病率将达到一个井喷时期。普遍的忧虑不安,成为现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癌症的高发,已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命观。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包括三四十岁的年富力强的群体)见面或告别时互祝身体健康;街坊邻居茶余饭后、同学聚会、同事聊天时,最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就是疾患与健康;“活在当下”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

现在,人们能很方便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癌症方面的知识,不少人经常在同事和朋友间聊癌症这个话题,微信、网络、QQ等新的传媒平台,流传着很多癌症预防、治疗以及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帖子。在这个备加惜命的时代里,很多人几乎每天都要把自己的身体对照检验一下,身体稍有不适,赶快上网查,然后就很容易把自己的身体不适和恶性病变联系在一起。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就能发现,如果一定要对号入座的话,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不适,几乎都可以归入到某一种癌症症状的具体表现之中,都能和癌症搭上界。我经常看到有人下意识地触摸自己的脖子、锁骨上窝等部位,看到这种情形,我的心里非常难受,那种隐藏于内心深处的焦惧,掩盖了生命的活色。

我不知道如何解劝这些深怀忧惧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尊敬的读者朋友,癌症的确是一种令人深为不安的疾病,但我们读了上述中医、西医还有印度医学家对癌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成果,也许会产生出一些乐观而又科学性的看法,我们甚至可能从中寻找到抵抗和预防癌症的某些灵感与启发——也许我们的身体可以和疾病友好相处,也许我们可以不必对癌细胞大动干戈,也许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种良好的心智……

关注

贵平老师

如果觉得《专栏丨贵平老师——正确认识癌症这种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