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腹泻 腹痛 便血……小心得了“绿色癌症”!

腹泻 腹痛 便血……小心得了“绿色癌症”!

时间:2022-03-24 16:46:05

相关推荐

腹泻 腹痛 便血……小心得了“绿色癌症”!

近日,一个15岁的年轻小伙子,因为反复腹痛、便血伴休克住院治疗,后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绿色癌症”——克罗恩病,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控制。

现在人谈“癌”色变,认为得了癌症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什么又是绿色癌症呢?绿色癌症的生存期短吗?答案是否定的,绿色癌症就是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到底是个什么病?怎么会被称为“绿色癌症”呢?因为炎症性肠病并发症多,且需要终身治疗,患者常会腹痛、腹泻、血便甚至肠梗阻,不仅身体上痛苦,经济负担也非常重。但是很少直接危及生命,所以称为绿色癌症。

如果出现持续腹泻、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要尽早检查,警惕是否患了炎症性肠病。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终身疾病,是一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的消化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青年人发病率高,多在18岁-45岁之间,典型症状包括:腹泻(稀便、水样便或大便次数增多)、腹痛、便血等。除了消化道的症状,炎症性肠病还有一些肠外表现,如眼部发红发痒、口腔溃疡、关节肿痛、皮肤损害、肝损伤、胆管炎等,有的患者则是以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去就诊的。

此病堪比癌症的讨厌之处还在于,有终身复发的可能,即使诊断非常及时准确、治疗合理有效,病情却仍会反复发作,所以目前认为这种病需要用药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得用年来计算,一般是三至五年左右,如果三年内没有复发,才可以考虑停药。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终身服药维持治疗。

为什么现在这个病突然增多?

为什么现在这个病突然增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我们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有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说炎症性肠病是吃出来的病。

专家提醒,家长应当尽量别让孩子吃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等。青少年时期患病,会导致发育迟缓,影响学业,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冰箱的使用。目前认为冰箱的使用引起长期存放在冰箱里的食物容易滋生嗜冷菌。有数据显示,三成以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因是食用了冰箱里存放过久的食品。

肠道敏感是否容易引起绿色癌症呢?

有的人胃肠道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吃错东西就腹泻,是否更容易得炎症性肠病?答案:不一定!饮食不慎而腹泻,往往是急性胃肠炎,属于感染性腹泻,或者胃肠功能不佳导致的腹泻,与炎症性肠病是两码事。

不过,肠道紊乱、失衡的细菌可能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发现,益生菌对于IBD病人的治疗是有确切疗效的。

炎症性肠病是否会癌变?

专家提醒病程较长的患者,如果经正规治疗后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病情加重,要警惕癌变可能。对于这些病人,定期的粪便检查及胃肠镜筛查等,都是必要的!

炎症性肠病的早诊早治

由于病因尚不明确,炎症性肠病在早期较难识别、容易误诊。有关文献统计

发现,既往溃疡性结肠炎误诊率超过30%、克罗恩病误诊率超过60%。如果有不明原因消瘦、长期腹泻、肚子痛等症状,最好早诊、早治。

一旦得了炎症性肠病,除了积极治疗,坚持用药,还要特别注意饮食起居,过于劳累、饮食不当随时可能诱使疾病复发。

日常做好5件事,可以减少发病:

1.少吃多餐,以低纤维、少渣饮食为妥。饮食营养均衡,易消化,不宜吃粗纤维食物。大量粗纤维,会加剧胃肠粘膜受损,并影响营养吸收。虾蟹、烧鹅、烧鸭、鸡蛋、牛奶等发物慎吃,但也因人而异。

2.忌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刺激性食物会促进胃肠蠕功,而太油腻会导致消化和吸收不良,两者都会加重炎症反应。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工作不能太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4.戒烟。在吸烟的人群中,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较低,克罗恩病发病率较高。所以,克罗恩病患者必须戒烟。

5.定期复查。(1)查血C反应蛋白、血沉、钙卫蛋白等炎症指标可以反映病情变化;(2)粪便检查潜血阳性提示肠道屏障又出现损坏;(3)肠镜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

来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信号:xyyfy1896

如果觉得《腹泻 腹痛 便血……小心得了“绿色癌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