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确诊丨经典病例66】膀胱癌1例 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确诊丨经典病例66】膀胱癌1例 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时间:2021-10-02 20:46:21

相关推荐

【确诊丨经典病例66】膀胱癌1例 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44岁。

主诉: 无痛性肉眼血尿2月余。

现病史: 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腰痛/发热,血尿为全程性,休息,饮水后略微减轻,2月来肉眼血尿间歇出现,时轻时重。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正常/体力正常/食欲食量正常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

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双肾区无压痛,叩击痛,双肾肋下触及,双侧上输尿管无压痛,双输尿管走行区域未扪及肿块;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尿道外口无红肿且无分泌物,双侧精索无静脉曲张,双侧睾丸及附睾未扪及异常,双侧输精管光滑。

既往史: 前曾行阑尾切除术。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出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实验室检查: 尿红细胞定量 544.80(正常值《12.1/ul)

白细胞定量 161.90(正常值《6.2/ul)

尿细菌定量 100.60(正常值《13.0/ul)

超声: 无。

辅助检查:-06-05在本院膀胱镜提示:膀胱颈部及左侧壁多个水草样新生物,膀胱右侧壁可见3cm新生物,基底部广,双侧输尿管口未见。

CT/MRI扫描: 检查前30min口服500-800ml温开水,嘱患者储尿至膀胱有饱胀感时行CT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C-60622螺旋CT扫描仪。先行CT平扫,扫描范围从耻骨联合下缘至髂前上棘水平,层厚,层距均为7mm,螺距1.0,增强扫描,实质期:肘前静脉或手背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速2ml/s,延迟扫描60s。扫描范围及层厚/层距同平扫,分泌期:扫描延迟3-4s后,扫描范围同平扫及增强扫描。(详见图1~6。)

二、病例问答挑战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

答案:B

病灶位于膀胱右后壁,且边缘不光整,呈菜花样改变突入腔内,相邻膀胱壁增厚,注入造影剂病灶增强明显(除肉眼观察外,还可与平扫病灶CT值比较,如大于30HU,则可以确定认为较明显增强),从这两幅图像无法判定病灶是否已侵及前列腺,需要其他图象或进一步检查。

问题2:对于本病的正确诊断是?(单选)

A.前列腺癌侵入膀胱

B.膀胱癌

C.膀胱结石

D.腺性膀胱炎

E膀胱嗜铬细胞瘤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

答案:B

膀胱癌是泌尿系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来源于移行上皮,约占90%左右,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最多的为移行细胞癌,其次为鳞癌,少见的有腺癌,其它的如肉瘤,淋巴瘤更为少见,大部分膀胱癌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或/和肾盂、输尿管癌同时发生,好发部位以膀胱三角区和两旁侧壁最为常见。CT扫描可以显示膀胱癌的大小、位置、数目、边界以及周围结构的侵犯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等,通过C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对照,分析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

病理结果:

病理诊断:膀胱镜切除标本(膀胱)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未见明确侵润。

三、诊断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CT

平扫见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菜花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不一,表面可见点状或弧形钙化,常位于膀胱三角或膀胱侧壁,膀胱壁增厚僵直,有时可见盆腔周围肿大淋巴结,膀胱三角区闭塞是膀胱癌侵犯精囊腺的重要征象。增强扫描早期肿块可有强化,延迟扫描造影剂充盈膀胱时可见充盈缺损影。(见图9~11)

平扫在充满尿液的膀胱内可见膀胱壁上局部不规则增厚、壁结节或突入腔内的软组织肿块。病灶大部都是均匀的软组织密度灶,除较晚期病人外,病变边缘完整。常好发于膀胱后底壁及双侧壁。早期病变呈小结节状或小丘状壁内肿块,偶呈带蒂状。随着肿块逐渐增大,到晚期常沿膀胱壁生长成菜花样大肿块,可占据整个膀胱。内可有钙化、坏死区,边缘分叶,毛糙。腺癌的钙化发生率远高于移行上皮癌。病灶侵犯盆腔脂肪间隙时,膀胱壁与周围脂肪分界模糊,脂肪密度增高并呈网纹状结构。严重者出现肠黏连、盆腔积液和淋巴转移,侵犯输尿管膀胱开口引起患侧肾积液。膀胱内凝血块常见,其CT值常高于50HU,不强化,可随体位移动。膀胱内肿块CT值在30~50HU,增强后中至明显强化。造影剂充盈膀胱时,肿块在造影剂衬托下呈膀胱内充盈缺损影。10mm直径以内的壁结节在2mm层厚层距扫描下,可清晰分辨其基底部与膀胱壁的关系,以及膀胱外脂肪间隙受侵犯的程度。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凝血块:常见于上尿路出血或出血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有时类似膀胱癌,但改变体位时凝血块可移动,且总是位于膀胱最低处。

2、膀胱结核:一般膀胱多明显缩小,轮廓粗糙,并伴有肾/输尿管相应改变。

3、其他膀胱肿瘤:如平滑肌类肿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恶性间叶组织混合瘤等,CT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需靠病理组织学进一步鉴别。

4、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多从膀胱尿道交界处突向膀胱, 形成光滑的压迹。如前列腺颈下组织或中叶肥大,则穿过膀胱括约肌处可形成带蒂的粘膜下肿物,表现为表面光整的充盈缺损。

病例供稿:西京医院 任静

专家点评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患者多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膀胱壁向腔内突起的肿块,表面不光整,常呈菜花样,也可表现为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较明显,高分辨磁共振T2WI有助于观察肿块表面的细节及侵犯膀胱壁的深度,DWI序列膀胱癌扩散受限,ADC值减低。

点评专家:西京医院 宦怡

参考文献:

1.Tamas EF, Nielsen ME, Schoenberg MP, Epstein JI.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tract: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30 pure and mixed cases. Mod Pathol ; 20: 828-34.

2.Porcaro AB, Gilioli E, Migliorini F, Antoniolli SZ, Iannucci A, Comunale L. Primary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report of one case with review and update of the literature after a pooled analysis of 43 patients. Int Urol Nephrol ; 35: 99-106.

3.Dmitry YB,Janny HC,Manjunath SV,et al.Carcinosarc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an aggressive tumor with diverse histogenesis.Arch Path Lab Med,2000,124:117221178..f,

4.王嵩,薛兆英,张智清 VEGF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3):153-155

快扫码关注医侃(yikantime),就差你啦!▼

如果觉得《【确诊丨经典病例66】膀胱癌1例 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