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为什么没有“心癌”?因为心脏是一次性的 虽不得癌症 但更脆弱。

为什么没有“心癌”?因为心脏是一次性的 虽不得癌症 但更脆弱。

时间:2020-04-25 05:08:15

相关推荐

为什么没有“心癌”?因为心脏是一次性的 虽不得癌症 但更脆弱。

导读

心脏基本上是一个“癌症免疫区”,极少发发生恶性肿瘤疾病,因为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从人出生起便不再分裂,不会发生基因突变,但血管和横纹肌肉瘤仍有可能长在心脏里。同时,终末分化也是心脏的一大弱点,即无法自我修复,须加倍保护。

我们常听说肺癌、肝癌、胃癌、淋巴癌、卵巢癌、脑癌等各种各样的癌症。

奇怪,怎么没有“心癌”?

看了这张图,脑中冒出三个疑问:

1、是不是所有人体器官都会得癌症?

理论上说,是的。甚至可以说,人体有多少种细胞,就应该有多少种“癌症”。

因为人体这个复杂的生物大系统,其实是单细胞生物历经三十亿年,一步步进化来的。退回本原,我们身上每个细胞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个体,它们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而放弃了“自我”,组成一个大集体,由共同的基因统一指挥,结成共生同盟罢了,就像我们每个人让渡一部分自由,组成共同的国家、社会一样。

可是再和谐的社会,也总有一些捣蛋分子不听中央指挥,想要自由散漫地独立发展,还拉帮结派,威胁公共安全,这就是癌细胞的本质及其扩散原理。所以,理论上说,这种“独立”的冲动(基因复制出错,即突变)是每一个细胞都有的原始本能,只不过绝大部分都能被及时纠正过来(基因的自动纠错、修复机制),没有扩散,不构成“癌”而已。

2、为什么同样是癌症,有的叫“癌”,有的叫“瘤”?

“癌”其实是对“恶性肿瘤”的一种通俗叫法,且特指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肝脏的恶性肿瘤就叫“肝癌”。而由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等其他来源的恶性肿瘤被命名为“肉瘤”。如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就叫“骨肉瘤”,而“骨癌”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①结缔组织②肌肉组织③上皮组织 ④神经组织

3、怎么没有“心癌”?

首先,心脏确实是个癌症的天生免疫者,它出现恶性肿瘤的几率实在是小。癌症的根源在于DNA在复制、转录时出错,细胞新陈代谢、修复再生的次数越多,DNA出错的几率就越大,生出癌症的几率也越大。甚至可以说,只要一直长新细胞,得癌症就是迟早的事。

而心肌细胞却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即完全成熟分化,从一出生就不再分裂增殖、数量保持不变的不可再生细胞,也便天生没有DNA复制出错的烦恼。因此,心肌本身不会癌变。

其次,心肌细胞不癌变,并不代表整个心脏器官都没有“癌”,只不过它们不是来源于上皮组织,所以命名上不叫“心癌”而已。

例如这个,

心脏除了肌肉外,还包括了大量血管,而这些血管是有可能发生恶性肿瘤的。如果血管瘤出现在心脏内部,就是心脏的“癌症”。

还有这个,

横纹肌肉瘤也有可能长在心脏上,但多发于婴幼儿。

另外还有心房粘液瘤,但它一般是良性的,不能叫“癌症”。

还有一点,心脏中的血液流速对于癌细胞来说太快了,即使有癌细胞经过心脏,也无法安营扎寨、落地生根,成不了“心癌”。

科学追问

心脏的这种特性是一种超能力,一种天然对抗癌症的解决方案吗?

能不能让全身细胞都变得像心脏一样,对癌免疫,彻底根治所有癌症呢?

不能!

不能。心脏抗癌不是超能力,而是生物进化的权宜之计。它不生癌源于细胞不可再生,要是全身都不可再生,人也就活不了了。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任何损伤都是永久性的,所有细胞都是一次性的,那么一旦保质期最短的那一批必要细胞到期了,人也就活到头了。

如果所有细胞都和心脏一样,人能活多久呢?

8天。肺泡细胞每8天就要更换一次,不然人就会缺氧而死。

现在我们知道,心脏固然不生癌,其实比其他器官更加脆弱。虽然心肌细胞和人的寿命一样长,但无法自我修复。

保护好心脏,多做有氧运动,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体重,让我们用心爱护这个一次性的生命发动机。

如果觉得《为什么没有“心癌”?因为心脏是一次性的 虽不得癌症 但更脆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