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肝癌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肝癌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时间:2021-07-23 10:26:33

相关推荐

肝癌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内的二十多国内知名专家齐聚上海,参加 “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课题”中利卡汀预防术后转移和复发的专题研究启动会,专家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可能显著延长肝癌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期,

1强强联手 有望增加肝癌术后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第二大肿瘤,术后的高复发率一直使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如何控制肝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提高肝癌总体手术疗效的关键。

自1982年以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为首的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中的美妥昔单抗能够高度选择性地到达肝癌部位,其携带的碘[131I]能对肝癌细胞进行特异性的杀伤。其临床实验数据显示:临床反应率达到了86.30%。

进行的另一项肝移植术后肝癌患者使用利卡汀防止复发的试验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显著降低30.4%,生存率提高20.6%。较长时间甲胎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未观察到药物相关性毒性反应。

据介绍,多中心、大样本肝癌术后利卡汀介入抗复发治疗的临床研究将随后展开。

利卡汀适应症

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以及不适宜作动脉导管化学栓塞(TACE)或经TACE治疗后无效、复发的晚期肝癌患者。

禁忌

1、对利卡汀以及成分过敏者,HAMA反应阳性者,曾用过鼠源性抗体者。

2、不能耐受甲状腺封闭药物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利卡汀必须在具有相关资质条件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使用。

2、应严格按照本说明书中推荐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范围使用利卡汀,不得随意更改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3、利卡汀使用过程应严格按照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有关条款进行。

2肝癌术后怎么提高生存率

衡量肝癌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术后生存率的高低。对于如何提高术后生存率,孟院长谈道了四种方法:

(1)早期切除:早期切除无疑是提高无瘤生存的关键性因素,上海某医院三干多例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36。1%,而同期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709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79。0%,其中小于3厘米者达到83。3%。可见,早诊早治与提高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2)术中预防:术中的预防措施对延长无瘤生存亦至关重要,最基本的注意点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挤压肝脏和肿瘤。有报道称:瘤内压力增高是肝癌转移的重要原因。尽量减少术中失血和肝门阻断时间。对无法达到足够距离切缘者肝创面应作相应处理,如无水酒精注射,无水酒精

或化疗药物海面包埋,肝切面做微波固化,冷冻等。对肉眼可见的癌栓应尽量吸除,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等。术中B超亦有助于根治性切除。门静脉或肝动脉内置药物灌注装置(DDS)也是一种可取的选择。

(3)术后综合治疗:术后综合治疗既往已研究较多,如免疫治疗、DDS、化疗及中医中药等也曾起到不同程度的疗效。

(4)复发的再手术:复发的再手术是延长用瘤生存的重要方法,肝癌再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数可达40%以上,国内外其他作者的报道亦证实再手术的优越性。因此,凡复发性肝癌有条件者应积极提倡再手术切除。

3肝癌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肝癌在我们中间是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它会给病患的身子骨带来相当严重的伤害,肝癌经过手术等治疗,癌肿消退后,过了经过一段时期,在原来的部位重新长出性质相应同的癌肿,即所谓肝癌复发。肝癌复发最主要因素是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不彻底,如手术未切除干净,放疗或化疗不彻底,表面上癌肿已经消失,实际上还残存一些癌细胞。肝癌复发怎么办?

大多数肝癌复发患者同时也伴有病灶的转移,再次手术切除完全的几率不大,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先行局部手术,再行放化疗以消灭残余病灶,并结合中医药治疗以起到提高免疫、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若患者身体状况很弱,难以耐受手术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放疗可消灭局部的亚临床病灶,化疗可消灭微小转移灶,二者相辅相成,近期疗效较好。但由于放疗和化疗都常常伴随有强烈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因此在肝癌复发的治疗中常配合中医药治疗以减轻副反应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癌症具有复发转移率高的特点,癌症手术后癌细胞依然有很大的复发转移危险性,而从目前的医学环境来说,尚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的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如果有,也就解决了癌症高死亡率的现象)。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是相对来说,预防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非常理想的药物。

首先是治疗方式的考虑。

目前肿瘤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方法进行治疗。但绝大多数药物的细胞毒性,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无选择地杀伤正常细胞,特别是增生活跃的造血干细胞,正常细胞的损伤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多方面实验证实,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肿瘤能力,从而达到抑癌作用,也是其优于其他抗癌药物的一大特点。人参皂苷rh2护命素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可促进白蛋白、γ-球蛋白的合成,提高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因而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还能抑制正常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稳定免疫系统,达到抑癌效果。这对于手术后元气大伤的患者来说,无异于新的福音。既提高了免疫力,又能防止癌细胞卷土重来,可谓一举两得。

4肝癌术后如何避免复发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的肿瘤死亡原因,其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严重影响肝癌总体外科疗效。探索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措施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课题,这种探索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肝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至今虽屡有重要发现,但据此形成广泛应用的临床靶向治疗还有甚多困难;其二是研究已存在或新的综合治疗措施在预防肝癌复发中的作用,对近期内提高肝癌外科疗效具有实用价值。

鉴于肝癌的复发涉及多个环节,癌细胞侵犯具有不同程度,因此抑制肝癌复发的措施不应单一而应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我们分别观察了局部区域性栓塞化疗,口服卡培他滨、免疫治疗和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和微创外科处理等对肝癌术后复发的抑制作用。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TACE)的价值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对823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患者(1996年10月至2001年9月)作了预防性TACE的前瞻性观察。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TACE可显着提高肝癌术后总体无瘤生存率,但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的无瘤生存率,表明TACE抑制复发的显着性作用似在术后2年内得以体现,而两组患者的远期(>2年)无瘤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一般认为肝癌术后1 ̄2年内复发多为原发癌播散,而较晚期复发可能为多中心发生,因此该结果似表明预防性TACE对原发癌切除后的微量存留和播散具有较确切的作用,但尚不能排除其对“同时”出现或“异时”发生但间隔时间较短的微小新生癌的抑制作用。

鉴于临床上影响肝癌复发的因素甚多,预防性TACE对具有不同复发高危因素的对象其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又对比了预防性TACE对不同病理学特征肝癌的复发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肿瘤直径≤3cm、有完整包膜、手术切缘距离≥2cm者,预防性TACE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并不显着。换言之,非上述病理学特征的肝癌,术后TACE的预防作用具有显着性意义。

临床上对预防性TACE应施行的次数尚有所存疑,本研究显示术后单次TACE优于多次TACE。考虑到在肝硬化背景下多次TACE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因此,除非发生于非肝硬化肝脏的肝癌且切除范围较小,否则根治性切除术后的TACE似不宜反复多次施行。

外周循环血和其他肝外隐匿部位肝癌细胞的残留和侵袭也可能是肝癌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肝癌进行系统性化疗这一研究从未停止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学者曾进行过卡莫氟,叠加氟、氟铁龙等小剂量口服化疗对肝癌术后抗复发的临床观察,但均未体现显着性疗效。近年来,5氟尿嘧啶的一种新的前体药物卡培他滨在肝癌的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多种机制的抗癌作用,但尚无应用于肝癌抗复发的临床报道。

5肝癌术后如何抗复发

肝癌的复发转移是目前肝癌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之一,我们针对肝癌复发可能存在的三个环节,即肝内局部,门静脉,体循环内癌的侵袭,观察了相应治疗的预防复发作用,表明术后TACE、口服卡培他滨、免疫治疗和癌栓的积极处理,对具有特定的肿瘤病理学特性和肝功能代偿状况的肝癌个体可起到抑制复发,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但是建立更为完整、准确的抗复发综合治疗措施尚需要更大量的工作。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的肿瘤死亡原因,其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严重影响肝癌总体外科疗效。探索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措施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课题,这种探索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研究已存在或新的综合治疗措施在预防肝癌复发中的作用,对近期内提高肝癌外科疗效具有实用价值。

其二是研究肝癌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至今虽屡有重要发现,但据此形成广泛应用的临床靶向治疗还有甚多困难;

鉴于肝癌的复发涉及多个环节,癌细胞侵犯具有不同程度,因此抑制肝癌复发的措施不应单一而应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我们分别观察了局部区域性栓塞化疗,口服卡培他滨、免疫治疗和门静脉癌栓的外科和微创外科处理等对肝癌术后复发的抑制作用。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TACE)的价值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对823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患者(1996年10月至2001年9月)作了预防性TACE的前瞻性观察。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TACE可显著提高肝癌术后总体无瘤生存率,但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的无瘤生存率,表明TACE抑制复发的显著性作用似在术后2年内得以体现,而两组患者的远期(>2年)无瘤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一般认为肝癌术后1~2年内复发多为原发癌播散,而较晚期复发可能为多中心发生,因此该结果似表明预防性TACE对原发癌切除后的微量存留和播散具有较确切的作用,但尚不能排除其对“同时”出现或“异时”发生但间隔时间较短的微小新生癌的抑制作用。

鉴于临床上影响肝癌复发的因素甚多,预防性TACE对具有不同复发高危因素的对象其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又对比了预防性TACE对不同病理学特征肝癌的复发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肿瘤直径≤3 cm、有完整包膜、手术切缘距离≥2 cm者,预防性TACE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换言之,非上述病理学特征的肝癌,术后TACE的预防作用具有显著性意义。

如果觉得《肝癌手术后会不会复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