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详解癌症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详解癌症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时间:2024-02-13 22:22:59

相关推荐

详解癌症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经临床统计,9例四期肝癌患者术后经过3个周期以上细胞免疫疗法,可较好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20个月,1年内复发率仅有22.2%,多数患者的不适症状得以改善

1细胞免疫疗法可预防肝癌复发

因肝脏肿瘤大小、生长位置以及与大血管、胆道位置等关系限制,一些比较特殊的小肝癌、巨大肝肿瘤、有多处转移病灶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

然而对于这类病患,专家处理的方法是,先用氩氦超冷刀微创治疗,通过物理冻融手段在短期内摧毁肿瘤组织的细胞结构,促使 肿瘤组织坏死并封闭肿瘤小血管。同时联合介入治疗,对肿瘤大血管栓塞配合局部高浓度化疗,两种疗法相结合可在短期内抑制肝脏癌细胞生长,消灭肿瘤病灶。

一般来说,原发性肝癌多数是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并伴有肝内外门静脉系统癌栓,放、化疗后1年内复发率高达60%,3年生存率低于30%。因此,肝癌术后最重要的是防止复发,但传统放、化疗毒副作用大,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损害。

目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生物细胞免疫(CIK细胞)对中晚期肝癌疗效显著,该疗法可帮助清除患者体内残存的癌细胞,恢复患者识别、杀死癌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阻止和控制肿瘤转移。

CIK细胞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从外周血、骨髓或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经过实验室内一定时间诱导、增殖,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直接杀死存在于血液、淋巴中的肿瘤细胞,同时调节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经临床统计,9例四期肝癌患者术后经过3个周期以上细胞免疫疗法,可较好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20个月,1年内复发率仅有22.2%,多数患者的不适症状得以改善

2预防肝癌复发的高性能NK细胞问世

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1日报道,肝癌患者接受肝脏移植后,往往由于体内仍然残留少量癌细胞,导致移植的肝脏再次癌变。NK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淋巴细胞,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及免疫调节有关,但是人体自然产生的NK细胞杀伤力有限,对于肝癌细胞仍然“无可奈何”。

广岛大学大段秀树等人从某个用于移植的肝脏中发现了具有强抗癌作用的NK细胞。通过细胞培养,他们获得了杀死肝癌细胞能力非常高的高性能NK细胞,于是将其应用到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身上。

大段秀树等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只接受肝脏移植的42名肝癌患者中,有4人肝脏再次癌变;而接受肝脏移植和高性能NK细胞移植的14名肝癌患者中,无一人肝脏再次癌变。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成果为预防肝癌复发的研究开辟了新路,但目前的成果只是初步的,他们还将进行更大范围的临床试验以证明高性能NK细胞的有效性。

3详解癌症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详解癌症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据解放军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运用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 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癌症的最终演变。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其免疫系统的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癌症细胞;另一方面,癌症细胞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癌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癌症的免疫原性,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功能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瘤免疫应答,提高癌症对机体抗癌症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癌症特异性和非特异味性效应细胞和分子,达到最终清除癌症的目的。

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专家告诉我们,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的作用不是杀死全部癌症细胞,而是当癌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癌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正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来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杀灭和抑制其增殖。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适用范围广,理论上每一位肿瘤病人都可以通过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获得益处。特别是对于早期肿瘤手术后的防复发效果显著,对中晚期肿瘤病人遏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还可以帮助那些对多重耐药,放、化疗无效的肿瘤患者及体质虚弱无法再承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快速恢复机体抗癌免疫系统功能。

目前国内外肿瘤生物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中,已被医学界和患者认可的生物免疫细胞治疗主要有CIK细胞、DC细胞技术等。6月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了肿瘤免疫细胞的临床应用。

CIK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悬浮细胞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环境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增殖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显著的识别和杀伤人体各种肿瘤细胞的活性。其治疗可以在不损伤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杀伤癌细胞,并且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最大可能地恢复细胞正常的生长调节,CIK细胞具有非MHC限制,具有广谱杀癌细胞的特点,为彻底地进行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DC细胞(Dendritic Cell,树突状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贴壁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后获得的抗原呈递细胞,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的一类特殊细胞,能够直接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刺激体内的初始型T细胞活化,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大量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功能的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CIK细胞、DC细胞可以单独培养,也以共同培养成DC-CIK细胞,共同培养成的DC-CIK细胞可有效降低其中抑制性CD4+CD25+调节T 细胞比例,从而显著增强CIK 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起到1+1>2的效果。解放军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同时拥有CIK细胞、DC细胞、DC-CIK细胞技术,已成功治疗了近千例患者,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DC-CIK细胞培养技术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常规进行CIK细胞、DC细胞或DC-CIK细胞的培养技术都是首先用血细胞分离机体外循环病人4000-8000毫升外周血,提取出外周血里的单个核细胞,然后在GMP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具有抗癌活性的CIK、DC或DC-CIK免疫细胞。此过程中用血细胞分离机大剂量提取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幼稚细胞)可能会对病人的免疫系统造成损伤,临床操作时具有较大风险,很多肿瘤病人由于身体虚弱而无法完成此过程。要想克服这一困难,唯有运用极高极严格的的细胞培养技术。让肿瘤患者获得无风险无损伤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成为解放军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所有医护人员和研发人员的责任,经过两年多几百次的实验,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DC-CIK细胞的高效率培养,培养效率比常规技术提高了百倍。现在只需要采集病人40毫升左右的外周血,就可以培养出1010个DC-CIK细胞,明显优于常规的培养方法,其效应细胞CD3+CD56+高达30%以上。DC-CIK抗癌细胞实验表明,DC-CIK细胞的杀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CIK细胞,与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MC方法培养的DC-CIK细胞癌细胞活性相当。

作为目前国际上治疗癌症的权威医院之一的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医院拥有着强大的软硬件施设。其中包括24名癌症治疗专家及医护人员。其中4人拥有高级职称,2人拥有博士学位,5人拥有硕士学位,50%以上的专家和医师具有国际学知名大学学历或留学进修经历,在癌类疾病研究方面一直与国际医疗界保持同步。中心先进的设备和人性化的治疗理念,吸引了众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土尔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数个国家的患者。

我们坚信,生物免疫细胞治疗已经开辟了癌症治疗的新天地,而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最新一代DC-CIK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更是让广大癌症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供稿

4治疗肝癌的另类疗法

安徽省某医院课题组最近运用经导管局部加热法治疗肝癌,已成功治疗十余名患者。随访证实,受术患者胎甲球蛋白转阴率为60%,所有患者肝肿瘤体积均有缩小,部分患者肝肿瘤组织已完全坏死。专家论证时指出,该院首创的这一疗法具有创伤小、对正常肝组织损害小、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等特点。

据悉,肝癌发病隐匿,被发现时大多已属中、晚期,能够手术切除的不足20%,放疗、化疗效果不佳,栓塞化疗亦需反复多次,费用也较高。该院经多年研究,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对肝癌的营养血管进行局部加热,使癌组织一次性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该疗法经大量动物实验验证后,通过专家论证用于临床。首位接受此疗法治疗的高姓肝癌患者,术后第10天,肝部病灶已由5×8厘米缩小为4.5×6厘米,术后14天,病人在做脾切除时同时切除肝癌,经病理检查,证实癌组织已全部坏死。

据介绍,此疗法原则上不需再手术切除病灶,坯死病灶留在体内还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预防肝癌复发有一定效果。该疗法成功的关键是导管能否插到位,如准确到位可确保一次性使肝癌组织坏死。如果肝癌体积超过肝脏体积的1/3,或病人出现严重黄疸、大量腹水、凝血功能较差等情况,则无法采用此种疗法。

5细胞免疫治疗宫颈癌

1、卡介苗

⑴皮肤划痕法:用消毒针头在四肢皮肤上等距纵横划痕各10条,将卡介苗2ml(每1ml含活菌75㎎)置于划痕区域,摊平,每周1次,10~16次为一疗程。

⑵口服法:每次剂量为120~200㎎,第一个月每周1~2次,第二个每周1次活

每两周1次;第三个月后每月1次直到一年以上。

⑶瘤内注射法:根据肿瘤大小将卡介苗0.05~0.8ml注入肿瘤内。此法副作用较大。

在使用时可能出现一些副反应,如:流感样综合怔、局部划痕处形成浅溃疡、个别病人可引起过敏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口服法基本上无明显副作用,故近年来多采用此方法。

2、短小棒状杆菌菌苗

⑴10㎎,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2小时内滴完,一月1次。静脉注射的剂量不应超过20㎎。菌苗与放射、化疗合用,应在手术、放疗或化疗结束后间隔一段时间再用。

⑵3.5㎎/0.5ml,皮下注射,每周1次。注射部位尽量靠近肿瘤。

3、转移因子 转移因子1~2支(1支相当1u),每周1次,3个月为一疗程。皮下注射(如上臂内侧腹壁的皮下)或肌肉注射(上臂内侧)。亦可淋巴结或肿瘤局部注射。转移因子的副反应一般不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制剂。

4、左旋眯唑的副反应较少,有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流感样综合征,偶有神经系统症状和烦躁、失眠、眩晕等。一旦停止治疗,上述副反应均可消失。个别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如果觉得《详解癌症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