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靶向药治疗癌症也有耐药性

靶向药治疗癌症也有耐药性

时间:2020-03-14 18:35:40

相关推荐

靶向药治疗癌症也有耐药性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肺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哪些呢?

1肺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靶向治疗的药物可能会越来越多,随着我们对肿瘤的认识进一步的加深,开发了越来越多的药物,可能在今后的几年当中会逐步增加,我们可以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针对血管的,长到成人以后血管不会再长了,成人以后血管也成熟了,肿瘤需要不断的新生血管来提供,所以新生血管是肿瘤的特征,在靶向药物当中大概有28%是针对这个系统的,所以我们讲进入临床比较快的有几个药物,比如一个是贝伐单抗以外我们还有CT6474,第二是作用于信号传导通路的,肿瘤为什么生长要由信号传递,如果信号打断了肿瘤就会死亡了,比较常见的是表皮生长因子,比如叫易瑞沙,特罗凯都能在国内市场上买到,还有其他的药物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临床。第三类主要是针对调节系统的,这一类药物大概占到10%多,在目前还没进入临床,以后可能会进来的,第四大类主要是调节癌基因的,总之来讲第四大类在临床上用得很多。

易瑞沙和特罗凯他们作用的位点,他们作用的机理是非常相似或者是接近的,但是又有所区别和不同,从使用的经验来讲易瑞沙是在我们国家最早上市的,在白种人使用的效果是比较差的,在欧洲,在美洲应用的范围比较有限,而特罗凯在美国做的一些临床,加拿大以及欧洲使用的经验来讲不仅针对黄种人而且对白种人效果也是不错的,这是这两种药物比较大的区别,因此在欧美国家是作为两线和三线治疗的推荐用药,而我们国家这两种药都是作为推荐用药。

易瑞沙和特罗凯是肺癌病人三线治疗的标准,因为它口服比较方便,不需要住院,反应比较小,从这一点来讲是可以的,第二我的感觉如果没有进行选择的情况下疗效和二线化疗处于同一个水平上,第三点要特别强调的如果这个病人到了三线治疗唯一的选择应该是特罗凯和易瑞沙,不主张使用二线化疗药物。第四点如果这个病人经过化疗以后反应很大不能继续化疗了,这个时候选择靶向治疗是比较好的时期。

化疗是要有条件的,需要有体质的要求,比如要有体质的评分,要有身体功能状态的评估,如果这个评估下来体质相对比较差或者有一些合并症,可能对于化疗来讲是相对的禁忌症,最近几年靶向治疗的问世对这一点是比较大的突破,对于一般情况相对差的,特罗凯、易瑞沙这一类的药物由于安全性,耐受性都是非常好的,我们有很多专家的经验,很晚期的病人,体质很差的病人在经过这些治疗以后能够转危为安,而且生存期保持到一年、两年甚至有三年的,这一点上可能会给一些晚期的病人带来一些更大的希望,但是需要强调一点,化疗是一个相同广普的,但是靶向治疗还是有一个特定的获益人群,它的人群有一个特定的,而不是所有的肺癌都适合,这是不可能的。

2靶向治疗药物爱必妥详细资料

【临床评价】

一项多中心随机Ⅱ期临床对照研究评价了本品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329例EGF受体过度表达的受试者中,206例为男性,平均59岁(26~84岁),58%为结肠癌患者,40%为直肠癌患者,其中63%的患者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治疗无效。研究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本品和伊立替康联用组218例,本品单用组111例。本品的初始剂量为一周400mg,随后一周250mg,治疗终点为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伊立替康的使用剂量为每3周350mg/m2,每2周180mg/m2,或第6周4次125mg/m2。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和本品单用组有效率分别为22.9%和10.8%。疗效平均持续时间,联合治疗组和本品单用组分别为5.7和4.2个月;与本品单用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明显延缓了疾病的进展。

另一项多中心单组开放性临床研究,评价了57例EGF受体过度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单用本品治疗的疗效,患者先前均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其中28例在接受伊立替康治疗后EGF受体仍呈过度表达。经本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其中伊立替康治疗无效组的有效率为14%,疾病进展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4和1.3个月。两组的疗效持续时间平均为4.2个月。

另一项多中心单组开放性临床研究,评价了138例EGF受体过度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本品与伊立替康联用的疗效。患者先前均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其中74例在治疗后EGF受体仍呈过度表达。本?返某跏技亮课?恢?400mg,随后一周250mg直至疾病发展哐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伊立替康的使用剂量为每3周350mg/m2,每2周180mg/m2,或每6周4次125mg/m2。总有效率为15%,平均疗效持续时间为6.5个月,而伊立替康治疗无效组有效率为12%,平均疗效持续时间6.7个月。

【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大多可耐受,最常见的是痤疮样皮疹、疲劳、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便秘等。其他不良反应还有白细胞计数下降、呼吸困难等。皮肤毒性反应(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裂伤和感染等)多数可自然消失。少数患者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输液反应、败血症、肺间质疾病、肾衰、肺栓塞和脱水等。在接受本品单药治疗和本品与伊立替康联合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5%和1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

【适应证】

本品单用或与伊立替康(irinotecan)联用于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过度表达的,对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耐药的转移性直肠癌的治疗。

3靶向药物治疗直肠癌的利弊分析

观点1

三药联合同时阻断多个靶点,增加副作用;化疗、抗VEGF单抗、EGFR抑制剂联合的疗效未增强可能与HIF-1α相关

荷兰Tol等开展的研究(CAIRO2)和美国Hecht等开展的PACCE研究均表明,靶向EGFR的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靶向VEGF的贝伐单抗+化疗(三药联合)治疗的主要研究终点PFS显著短于贝伐单抗+化疗(两药联合),并且副作用更大。其实,多靶点药物的临床研究已经表明,药物的靶点越多,副作用越大。虽然两项研究中均是三药组的PFS和OS比两药组短,但笔者认为,这只能说明,三药联合并不优于两药联合。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缺氧条件下调控VEGF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而VEGF作为最重要的促新生血管形成因子,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肿瘤细胞存在缺氧,因此HIF-1α、VEGF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我们课题组的近期研究发现,化疗能抑制HIF-1α、下调VEGF,与贝伐单抗具有协同抑制VEGF的作用。EGFR和VEGF信号转导的交汇点之一就是HIF-1α。靶向EGFR的药物对其下游信号的抑制,会影响化疗药物的作用以及靶向VEGF的贝伐单抗的作用靶点。因此,西妥昔单抗使化疗和贝伐单抗的作用减弱。

其次,从临床角度分析,三药联合同时阻断多个靶点,使副作用增加,导致短期内的死亡病例数多于两药联合(如CAIRO2研究中60天的死亡率为2.7%对1.9%),影响了PFS。三药联合因为毒副作用使给药延迟比率增加(如PACCE研究中延迟给药比率为17%对6%),降低了剂量强度。三药联合的中位治疗周期数减少(CAIRO2研究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9个对10个),使治疗期缩短(CAIRO2研究的中位治疗期为6个月对7个月)。

观点2

EGFR抑制剂和抗VEGF单抗两种分子靶向药物同时加用于化疗的“豪华方案”并不能提高疗效,但不能因此否定它们各自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分子靶向药物一直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效药物,并已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治疗指南,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以及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贝伐单抗。但是,最近发表于J Clin Oncol和N Engl J Med的两篇重要文献,似乎对靶向治疗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利弊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KRAS基因突变不是原因

在解读上述研究结果时,我们首先会想到,EGFR抑制剂并非对所有晚期结直肠癌均有效,只有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才能获益。上述研究中结果是否与KRAS基因状态相关呢 两篇文献均对入组患者的KRAS基因状态作了分析。在Tol等的论著中,接受化疗+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KRAS突变者的疗效比野生型者差。但对于KRAS野生型患者,化疗+贝伐单抗再加西妥昔单抗,与不加西妥昔单抗相比,疗效并没有增加。在Hecht等的论著中,即使在KRAS野生型患者中,不加帕尼单抗的对照组OS仍较优。可见,两项研究中的疗效降低现象与KRAS状态并无关系。

靶向治疗的价值仍应肯定

但是,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疗效优于单用化疗。至于西妥昔单抗,先是其在结直肠癌二、三线治疗中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获得证明,接着CRYSTAL研究和OPUS研究显示,西妥昔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中能提高化疗疗效。这些事实均已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因上述两篇文献而有所改变。这两篇文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证明几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联合应用,不一定能增强疗效,可能反而降低疗效。当然,这是否为靶向治疗药物的普遍规律,尚待今后在其他靶向治疗研究中验证。

靶向治疗并非多多益善

Hecht等以及Tol等的研究表明,在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中,在选用化疗加用贝伐单抗时,如果再加上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不仅无益,疗效反而降低。不仅如此,这两篇文献均提示,加用EGFR抑制剂后,不仅疗效更差,且不良反应增加。

这些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在这之前的BOND-2研究、少数临床前研究以及小规模Ⅱ期临床试验曾提示,EGFR抑制剂和贝伐单抗的联合应用,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在我国多次晚期结直肠癌的研讨会上,也曾有医师提到,两种有效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及贝伐单抗)同时加用于化疗的所谓“豪华方案”是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上述两篇文献对此作出了否定的答复。

虽然我们对EGFR和VEGF的信号转导通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上述贝伐单抗联合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的临床研究提示我们,这些信号转导通路中还有很多“未知”有待我们去揭示。

4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举例

近年来,大量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不断上市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分子靶向药物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它只针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全身毒副反应较低。(2)患者可以长期使用该药物,直到病情出现进展为止。(3)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或抗拒放、化疗,以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但是,分子靶向药物很讲求个体化,它并非对全部肿瘤患者都有疗效,仅仅“青睐”于患有某种特定肿瘤的特定人群。

易瑞莎:亚洲不吸烟的女性肺腺临

本品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适用于既往接受过铂剂和多西紫杉醇化疗,或不适合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但均较易耐受。

易瑞莎的疗效呈现出明显的人种差异。全球临床应用的结果显示,亚洲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接受易瑞莎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其整体生存率和缓解率要明显优于其他患者。

格列卫:Ph染色休阳性的惯性粒细胞白血瞒和C-kit阳性的胃肠道基质细胞瘤

本品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适用于(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和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2)胃肠道基质细胞瘤。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水肿(体液潴留)、肌肉痛性痉挛、疲劳、皮疹和头痛等,但均较轻。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只有Ph染色体阳性者才是格列卫的优势人群。对Ph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格列卫也有较高的缓解率。

胃肠道基质细胞瘤对各种化疗药物均不敏感。病变部位太广、不能手术的胃肠道基质细胞瘤患者只有一种选择,就是使用格列卫,这一点已得到全球公认。但患者在使用前一定要做免疫组化检测,只有c-Kit阳性的患者才是该药的优势人群。

美罗华:CD20阳牲的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本品是一种针对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主要适用于复发或化疗抵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瞿奇金淋巴瘤。毒副反应为发热、寒战、恶心、皮疹、喉部痉挛、呼吸困难和低血压等,一般为轻至中度,多发生在第一次输注时。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通常不能接受手术,只能以化疗为主。但患者往往一做化疗就有效,化疗一停很快就出现反复,而且身体多处出现受侵。这类患者中若免疫组化显示CB20阳性者,联合应用美罗华和化疗,其临床有效率可达到70%~90%;有一定比例的病人通过治疗后,病情可得到长期控制。

5治疗胃癌的分子靶向药物

新方法:口服化疗,副作用更少

如果已经确诊胃癌,患者也大可不必灰心丧气。专家教授表示:“与癌症进行搏斗,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注意力。即使没有在第一时间诊出胃癌,手术切除病灶,新型靶向药物也能很好地实现安全、经济和有效的化疗。”

随着全球首个新型肿瘤内激活口服氟尿嘧啶药物——希罗达®进入我国,并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应用,患者在化疗时不需静脉插管,大大降低了骨髓抑制、脱发等毒性反应。

经国际大型临床试验证明,希罗达作为新一代肿瘤内激活的口服化疗药物,已经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于此同时,综合药品本身成本、给药成本,处理副反应费用等总医药费用来看,口服化疗药物更经济更实惠:同样一个疗程,采用传统的静脉注射化疗,胃癌患者通常需要跑22-27次医院,而口服化疗只需9-17次,节省160小时 。在一项对比调查中显示,静脉注射化疗方式的给药成本是口服化疗药物的2.5倍;而在处理副反应费用方面,前者是后者近5倍。

新发现:胃癌也有“阴”、“阳”之分!

随着大量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对于胃癌预后因素及靶向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胃癌治疗有了新的发现——大约22%的胃癌患者为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作为原癌基因,HER2过度表达是一个危险信号和因素,它的状态预示了患者存活的时间较短、癌症患者更容易复发以及治疗效果等。胃癌组织的HER2过度表达与其病变侵犯程度高和预后差密切相关;因此,梁寒教授建议:胃癌病人最好做个HER2检测。

以旨在研究使用赫赛汀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复发和/或转移性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ToGA随机III期临床研究为例,约有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包括我国的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苏州的多家医院)等多个中心的3800名患者接受了HER2阳性检测,594名HER2阳性胃癌患者入组该研究。

这项为胃癌治疗带来划时代发现的研究证实:通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联合化疗,HER2阳性胃癌患者取得了非常令人振奋的结果——13.8个月的总生存。这超过了之前研究所创造的11.2个月的历史最好成绩,体现了在筛选药物标靶的指导下,实施胃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其他多个不同设计的临床试验已经和正在进一步证明:抗HER2治疗联合化疗对HER2过度表达的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oGA研究结果意味着我国将有近1/4(约10万)的胃癌患者可能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延长生命,并改善生存质量,这对于节省国家和社会卫生资源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抗HER2治疗正在改变胃癌治疗的策略和模式,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将成为未来胃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选择。

如果觉得《靶向药治疗癌症也有耐药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