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时间:2019-11-26 07:50:50

相关推荐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北京市卫计委通报,北京每年新增4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占女性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21%。北京市卫计委建议,女性40岁后每隔一年至一年半需要到正规医院的乳腺专科规范查体,包括必要的超声检查和钼靶X光检查,

1北京一年新增4000乳腺癌 这些人应定期筛查

北京市卫计委通报,北京每年新增4000多例乳腺癌病人,占女性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21%。北京市卫计委建议,女性40岁后每隔一年至一年半需要到正规医院的乳腺专科规范查体,包括必要的超声检查和钼靶X光检查,必要时还需要乳腺核磁共振检查。20到40岁女性也应每2至3年检查一次,如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还需要缩短检查间隔,但这一年龄段的钼靶X光检查应少用或不用。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乳房不痛不等于没有乳腺癌

乳房出现疼痛并非乳腺癌的特有症状,也可能是乳腺增生等乳房疾病。“有疼痛不一定是乳腺癌,有肿块但没有疼痛也不代表可以排除乳腺癌。没有感到疼痛,往往使患者掉以轻心。”专家说,乳腺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发现是否患病。

检查乳腺癌的办法,除了在洗澡时进行自检外,还应该到医院进行专科定期检查,包括医师体格检查和功能检查。功能检查包括B超、钼靶X射线、MR等。其中,建议每半年到1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

专家强调,乳腺癌防治的重点是提前预防。对“熟女们”来说,规律生活、适时婚育、充分哺乳、定期进行乳腺癌检查是最有效、最方便的四种预防手段。以下八类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健康检查:

1、有乳腺癌家族史;

2、12岁以前月经初潮或行经大于40年者;

3、过食高糖高脂低纤维食物,体型过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4、长期服用激素或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5、30岁后生小孩、40岁以上未孕、独身、婚龄过大或婚姻时间短者;

6、有乳腺良性疾病史;

7、有放射史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

8、大量应用含雌激素的美容品、保健品者。

据媒体报道,在5000份乳腺病调查问卷中,长期独身的女性,其乳腺发病率高出常人15.3%。另外,调查还显示,87.8%的单身育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

2怎样预防乳腺癌? 阻挡乳腺癌重在早期筛查

女性拥有坚挺的乳房被认为是“美”的标志,坚挺的乳房其实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致密型乳房”。当女孩拥有致密型乳房时,并不意味着她们很愚蠢,这意味着她们的乳房比正常的乳房拥有更少的脂肪组织,更少的脂肪组织可能就需要更多的腺组织和支撑组织。

看似骄傲的坚挺乳房却暗藏着危机。最近,GE医疗全球今年10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关于乳腺癌及其风险因素的认知报告《认知的价值》表明,拥有致密乳腺组织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将大幅增加,而人们对此普遍缺乏足够认识,“四分之三的人并未意识到致密乳腺组织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并且“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能够确定地说出乳腺癌的一些最常见体征及征兆”。报告还指出,由于致密乳腺组织的存在,单一的检测手段并不能完全保证筛查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从个体差异及女性身体的实际状况出发,运用超声、X光及磁共振等多种方式进行针对性检查,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那么,拥有致密乳腺组织的女性平时如何自查早期防范乳腺癌呢?首先要看自己的两个乳房是否对称,皮肤的色泽有无改变,乳头是否有内陷或溢液。主要查看四个方面,包括乳房外形、乳房皮肤、乳头和胸壁。

1、乳房外形:脱去上衣,面对镜子,双臂叉腰或上举过头,反数次,观察乳房外形轮廓是否完整对称,有无轮廓的异常。正常乳房具有完整的弧形轮廓,这种弧形的任何异常改变都应重视。

2、乳房的皮肤:注意观察乳房的皮肤是否光滑,色泽是否正常,皮肤有无静脉扩张和水肿,皮肤有无点状凹陷(或称橘皮样变)及区域性凹陷(酒窝征)存在。

3、乳头:察看两侧乳头高度是否在一条水平线上,两侧乳头、乳晕的颜色是否一样,乳头的皮肤有无脱落或糜烂,乳头是否抬高或有回缩现象。

4、胸壁:从乳头的外上方至乳头的内下方的胸壁是否有较大的暗褐色病样突起存在,要考虑可能是副乳头或副乳房。

其次,触摸乳房自查是否有肿块,在触摸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自查次序为:由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由于乳房的外上部分可延伸至腋下,检查时不能忽略了乳房的角状突出部分。小的肿块不易被触摸到,检查时可用左手托住乳房,用右手扪查。乳房下部的肿块常被下垂的乳房所掩盖,可托起乳房或平卧举臂,用另一手扪查,深部肿块如扪按不到时,也可采取前弓腰位检查。最后挤压乳头,注意有无液体流出,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两侧腋窝,注意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这样就完成了乳腺的自我检查。

乳房是女性美的象征,乳腺是女性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它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和在月经周期中乳腺可以有不同的变化,有时可能掩盖恶性肿瘤的存在,而有时又可能将正常的改变误认为是肿瘤,所以细致而正确的乳腺体检必不可少,有助于发现乳腺肿瘤以及鉴别乳腺的良恶性改变。

阻挡乳腺癌重在早期筛查

1、医生触诊

专科医生是很有经验的,以触摸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也更为精确。这种简单的触摸可以筛选出相当一部分的患者。

2、B超检查

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

提示: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

3、钼靶x线检查

这是目前初步判断乳腺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但费用比B超检查高。

提示:建议女性在40岁以后,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原位癌等)的女性,每年定期做钼靶检查。

4、细胞学穿刺检查

对于这项检查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张磷介绍,钼靶X线检查时,乳房中的肿块或囊肿可能与增生腺体相重叠而显示不清;还有些其他类似乳腺癌的病变如囊肿、纤维腺瘤等,在乳腺钼靶片上表现非常相似难以鉴别。得进行诊断性穿刺来明确病变性质。

方法是可以在直视下准确的进行细针穿刺(肌肉注射用的7号针头),这种检查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定性鉴别率可达90%以上。

提示:适用于B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进行确诊。有人担心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转移,目前尚无病例报道。

提醒:大龄未育剩女患乳癌风险更高

美国癌症协会官方网站有一项令人注意的信息:“约5%~10%的乳腺癌可以归因于遗传性体质。”乳腺癌家族史确实是诊断时医生重点考虑的因素,但这一数据告诉我们,家族遗传并非乳腺癌的绝对因素,绝大多数乳癌患者患病的原因来自于自己本身。在乳癌年轻化的前提下,大龄未婚未育的“剩女”更是乳癌的高风险人群。

关于乳腺癌发病的原因,国内专家统一的观点是:城市女性高蛋白、高营养、高脂肪、高激素的饮食习惯是乳腺癌发病率提升的一大因素。

很多专家都提示说,肥胖人群远比瘦人乳腺癌发病率高,尤其是喜欢大口吃肉的女性。专家认为脂肪是产生雌激素的土壤,过量的脂肪干扰了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而雌激素水平的紊乱与女性患上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还有高雌激素的因素,如过量使用高蛋白、高激素含量的保健品,可能也会造成乳腺疾病发作。有些女性使用的丰胸类产品,其中所含有的雌激素难免会带来内分泌紊乱,并有促使乳腺组织癌变的危险。例如,许多爱美的女性喜欢服用雪蛤以达到皮肤年轻、胸部丰满的目的,但过度摄入这种雌激素丰富的补品,反而会引起代谢紊乱。

3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张宴博士

乳腺癌是妇女最多发生的癌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近年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群防措施,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早在1963年已开始乳腺癌普查研究,并从中受益。我国乳腺癌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妇女乳腺的生理结构如大小、致密度等也与之不同,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卫生部拟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

乳腺癌的筛查(或称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单、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筛查方法简介:

钼靶X线摄片: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分为干板照相及低剂量调线照相。年轻妇女的乳腺组织容易受放射线的损伤,同时其乳腺组织较致密,一般不易作出诊断及鉴别,因而对35岁以下的妇女常不主张作乳腺照相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超声显象对明确肿块大小常较正确,因而可以用来比较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的疗效。其他影象学诊断方法有热图象检查、近红外线扫描、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

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脱落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正日益被广泛采用,其操作安全,诊断迅速。乳腺癌的最终诊断应该来自活组织检查。

基因检测:是一种微创的检测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手段检测个体的基因排列、表达等,从而评估个体患病的风险。

基因检测可以在人们身体没有患病的情况下,及时了解自己的基因缺陷,知道自身患病风险,对自己的疾病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使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适应于基因的要求,让自己明明白白地活着,做到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

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包括:

1、BRCA1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

2、BRCA2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

BRCA1和BRCA2是目前发现的乳腺癌基因,如果病人含有这两种基因突变,在其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将在80%左右,发病年龄也会提前。同时她的子女中如果查到该基因突变,说明也处于高危状态。通过筛查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能发现乳腺癌发病潜在人群,并及时进行干预。

4备孕时别忘做乳腺癌筛查

26岁的小双结婚3年一直未育,3个月前终于怀孕了,可是她的右乳随着肚子的隆起变大起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炎性乳腺癌。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病区副主任黄元夕教授建议她“停止妊娠,接受乳腺癌治疗”,并鼓励她别轻易放弃治疗,手术后还有当妈妈的希望。“生育和哺乳常被认为是预防乳腺癌的积极因素,然而,如今孕妇患乳腺癌的现象并不少见,她们大都在坚持治疗和留不留胎儿之间痛苦抉择。我觉得患者不应轻言放弃,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黄元夕教授建议,有乳腺癌风险的人群最好在备孕时做乳腺癌筛查,提早解决隐患。

据黄元夕教授介绍,炎性乳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乳腺癌,25%的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炎性乳腺癌发病率比较低,在所有乳腺癌中只占1%至5%,经过规范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30%。

炎性乳腺癌患者的乳房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像急性乳腺炎,但采用抗炎症治疗无效。“炎性乳腺癌患侧乳房超过三分之一的皮肤有红肿,随着病情的进展,超过三分之二的皮肤变得像橘皮一样皱皱巴巴,而普通乳腺癌患者皮肤改变没有这么严重。”黄元夕教授介绍说,做穿刺检查时,常会发现患者真皮层也被肿瘤浸润,皮下的淋巴管部分有癌栓。

据黄元夕教授介绍,乳腺癌患者应该终止妊娠接受治疗还是保守待产?应看孕妇的孕周期。如果孕周小于12周即孕早期,最好是终止妊娠,马上进行治疗。大多数乳腺癌的预后效果较好,在病情没有复发,且经过严格医学评估后,患者仍有机会再做母亲。如果孕周超过35周,通常建议经评估后做剖宫产,将宝宝生下后,妈妈再进行治疗。

最纠结的当属处于孕中期的患者,黄元夕教授指出这部分患者可以继续妊娠,同时通过积极的化疗或手术治疗来控制乳腺癌的发展。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但并非都适合妊娠期患者。其中,靶向、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对胎儿的发育可能有影响,在整个妊娠期间都应避免。化疗在孕中后期是可以进行的,对胎儿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必须极为精确地实施。

5年轻女性患乳腺癌增多 乳腺癌前兆要清楚

乳腺癌在我国大城市女性肿瘤中的排名位居第一,每年,我国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9.6%。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率总体在40-50岁这个年龄段,国外发达更晚,集中在50-70这个年龄段,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平均年龄比欧美年轻10-15岁。小于35岁的患者发病率在这个比例上相对要低,不到5%左右。也就是说,在乳腺癌发病人群里,年轻女性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之所以人们会觉得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我国乳腺癌总体发病率在逐渐增长,基数庞大,年轻女性患者虽然宋体比例低,但也不算少见;第二,现在的年轻女性有条件也更懂得如何关注自身健康,很多人每年定期参加体检筛查乳腺癌,发现问题就会到医院看门诊;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得了癌,肯定会增加人们对癌的恐惧。

乳腺癌有哪些前兆?

如果35岁以上的女性乳房出现肿块就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绝经以后的女性出现乳房肿块就更可能为乳腺癌。所以出现乳房肿块时也不要增加思想负担,如果出现活动性差的乳房肿块且不见消退应及早就医诊断。

乳腺癌的前兆特征:乳腺癌前兆你知道吗?如乳房皮肤呈橘皮样表现;两个乳房或乳头出现不对称,乳房出现凹陷,乳头上翘、回缩、或者出现分泌物;乳房皮肤溃烂;乳房皮肤变红,出现皮疹类炎症;一侧腋窝部或肩背部、上臂等部位酸痛不适等,都有可能是患乳腺癌的前兆表现。

所以女性朋友必须要加强自我保护乳腺癌意识,学会自检,熟悉各种乳腺癌的前兆表现,一旦发现乳房有任何不寻常的,应尽快找医生治疗,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虽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乳腺癌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乳腺癌的早期复发率和预后仍未发生显著的改善,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因此,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仍是国内外学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吃这些水果有利于预防乳腺癌

1、猕猴桃:猕猴桃是果中珍品,维生素C含量为橘子的4—12倍,苹果的3倍,葡萄的60倍。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物质可阻断人体内亚硝胺生成,从而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是预防乳腺癌的佳品。

2、柑橘: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柚子、橙子、柠檬、金橘等,都富含维生素C,可防止亚硝胺生成,适宜胃癌、乳腺癌和肺部肿瘤患者食用。

3、山楂:能活血化瘀,化滞消积,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富含维生素C,适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4、大枣:大枣补脾胃益气血,富含B-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它含有的一组三萜类化合物为抗癌有效成分,常吃大枣可以增强体质,预防乳腺癌。

5、芒果:女性多食芒果,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人员对芒果中的多酚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宁。专家介绍,丹宁酸是种多酚,带有苦味,葡萄籽和茶叶中含有这种成分。研究发现,细胞分裂周期因多酚而被打破,这可能是芒果预防或抑制癌细胞的一种机制。

预防乳腺癌的3个食疗方

1、蟹壳粉

原料:生螃蟹壳250克。

制法:先将螃蟹壳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焙黄后研成细末,瓶装,防潮,备用。

吃法: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

功效:软坚散结,防癌抗癌。本食疗方通治各期乳腺癌,对乳腺癌未破溃者尤为适宜。

2、金银花蒲公英糊

原料:金银花30克,鲜蒲公英100克。

制法:先将金银花拣杂,洗净,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捞起,切成碎末,备用。将鲜蒲公英(带花蕾者亦可)全草择洗干净,切碎,捣烂成泥状,与金银花碎末同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成糊状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防癌抗癌。本食疗方通治各期乳腺癌。

3、全蝎蜂蜜露

原料:全蝎50克,白糖100克,蜂蜜25()0克。

制法:先将捕捉的全蝎杀死,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放入蒸碗中,加白糖、蜂蜜及清水少许,搅拌均匀,加盖,隔水蒸1.5小时,离火,晾凉后装瓶,防潮,备用。

吃法: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解毒通络,防癌抗癌。本食疗方通治各期乳腺癌。

如果觉得《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