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

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

时间:2023-04-21 20:55:37

相关推荐

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

胃癌根治术有哪些相关基础知识?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出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患者造成很多不便。胃癌根治术是一种有助于治愈胃癌的方法,胃癌根治术都有哪些相关的

1胃癌根治术有哪些相关基础知识

胃癌根治术有哪些相关基础知识?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出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患者造成很多不便。胃癌根治术是一种有助于治愈胃癌的方法,胃癌根治术都有哪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呢?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及其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生物学特性等有关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加之胃镜、b超、ct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胃癌和发展期胃癌的诊断率大为提高,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降至5%以下,并发症已见减少,五年生存率也已明显提高。

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及术式已日趋标准化。手术适应证也日益明确。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参照日本胃癌规约,把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r1)、根治 ⅱ式(r2)和根治ⅲ式(r3)三种基本术式。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做r1手术,清除胃周第1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对于一般进行期胃癌,r2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2站淋巴结。对某些已有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r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所谓胃癌根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因此手术术式也据此而作决择。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扩大根治术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因而以r3为基础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适应证]

胃癌是全胃切除的主要适应证:

按全国胃癌协作组的分期法,属第ⅱ、ⅲ期的上部(区)和中部(区)以及下部(区)胃癌侵及胃体者()。

2.范围较广的胃表浅淋巴结弥漫型或分布较散在的多灶性早期胃癌,宜作包括第1、2站淋巴结在内的全胃切除术。

3.因良性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癌。

4.胃淋巴肉瘤和胃平滑肌肉瘤。

综合征是目前除胃癌外最常见的全胃切除手术指征。

[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1.吻合口漏这是胃切除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7日左右。严格的无菌技术,细致的操作,保证吻合口通畅和良好的血液供应。及术前、术后充分的营养补充,是预防吻合口漏的关键。吻合口漏发生的征象是腹膜炎体征和全身感染症状。处理原则是及时行腹腔引流,控制感染,禁食和静脉补充营养。经过及时处理后,一般多能自行愈合。

2.反流性食管炎这是由于碱性肠液、胆液和胰液逆流至食管下端引起的炎性反应,表现为胸骨后烧灼痛和不能进食。处理方法以解痉止痛及减少体液分泌为主。空肠输入和输出袢侧侧吻合或空肠代胃术,也可预防这一并发症。

3.吻合口狭窄多发生在食管下端吻合口,除了操作技术上的原因外,还与反流性食管炎有关。轻度狭窄可以施行扩张治疗;严重狭窄者应再次手术,切除狭窄部,重新吻合,同时去除消化液反流的因素。

4.营养不良和贫血全胃切除后,食物排空加速,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内因子缺乏,是造成贫血的原因,可补充维生素b12及其他营养物质治疗。预防方法可尽量采用保留部分胃壁组织的近全胃切除术或代胃术。

胃癌根治术有哪些相关基础知识?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胃癌根治术的相关基础知识。胃癌根治术可以有效地帮助胃癌患者治愈病情,早日恢复健康。患者一定不要放弃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获得治疗效果。

2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

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各方面造成影响。治疗胃癌的手段主要是有手术、化疗、放疗、中药治疗等。其中化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清除癌细胞的辅助治疗方式。胃癌化疗方案有哪些?是怎样进展的呢?

1 胃癌化疗的演进

1.1 胃癌化疗早期进展

胃癌化疗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5fu的研究最彻底,但单药应用效果并不满意,总反应率最高达到21%[1]。70年代联合化疗开始出现,其中 fam(氟脲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c)方案应用较为广泛。然而随机对照研究显示fam、fa(5fu、阿霉素)、单药5fu治疗胃癌三者的反应率和生存期却无明显差别[2]。wils等[3]发现famtx(氟脲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的反应率和中位生存期均优于fam。famtx在欧美曾一时作为化疗的标准方案。

80年代四氢叶酸钙可增强5fu的细胞毒性作用得到了肯定,使反应率达到33%~44%,以生化调节理念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研究逐步开始。顺铂和鬼臼类药物的引用,使诸多联合化疗方案问世,如fup(氟脲嘧啶、顺铂)、elf(足叶乙甙、亚叶酸钙、氟脲嘧啶)等。

90年代 pelf(顺铂、表阿霉素、亚叶酸钙、氟脲嘧啶静脉输注)和ecf(表阿霉素、顺铂、静脉持续滴注氟脲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兴起。和famtx相比,pelf能明显增加反应率,但对总生存期无明显延长。而ecf治疗胃癌的反应率和中位生存期均有提高,分别是46%和8.7个月[4]。西班牙胃肠肿瘤治疗组(ttd)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发现单药5fu大剂量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胃癌反应率可达18%,加用顺铂可使反应率达到44%,再联合应用表阿霉素并不增加反应率,而胃肠道和血液毒性却明显增加。

就目前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而言,与最佳支持治疗比较,化疗更有效;与单一药物化疗比较,联合化疗疗效更好;联合化疗中ecf是目前胃癌化疗最有效的方案之一。

1.2 胃癌化疗新药进展

近年来一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氟脲嘧啶口服制剂、伊立替康以及奥沙利铂等。新一代化疗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胃癌,显示出较好的抗瘤活性。

紫杉烷(taxanes):主要通过在癌细胞分裂时与微管蛋白结合,使微管稳定与聚合,阻断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单药治疗总反应率在17%~29%。kornek等[5]联合应用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胃癌的反应率为44%,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kollmannsberger等[6]报道紫杉醇联合应用顺铂和静脉持续滴注5fu 反应率可达51%,中位生存期达14个月。ajani ja 等在ⅲ期临床试验(v325)中将460例有远处转移无法切除的胃癌(mgc)随机分成cf(顺铂、5fu)和dcf(顺铂、5fu、多西紫杉醇)组进行化疗,并于asco会议上公布了最终结果,dcf化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dcf5.6个月,cf3.7个月,p=0.0004),反应率增加(dcf37%,cf25%,p=0.0106),总生存期延长(危险率下降23%,p=0.00201),二者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别,认为 dcf可以作为mgc的一线方案。德国的thusspatience pc等[7]对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应用df(多西紫杉醇75mg/m2,d1,5fu 200 mg/m2,d1~21)和ecf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均可耐受。df组和ecf组的反应率分别是37.8%和 35.6%,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5个月和9.7个月。df应用安全,避免顺铂的应用而达到了与ecf相似的治疗效果。

口服氟脲嘧啶新药:口服化疗的优点是可免除静脉滴注或深静脉置管及携带输液泵带来的不便。卡培他滨 (cape,capecitabine,xeloda,希罗达)属5fu前体,口服后在肝内经羧酸酯酶生成5′脱氧氟胞苷(5′dfcr),再经胞苷脱氨酶作用产生5′脱氧氟脲苷(5′dfur),在肿瘤组织中高量的胸苷磷酸化酶(tp)作用下产生5fu。其单药反应率可达19.4%[8]。韩国的一项ii期临床试验[9] 评估了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的化疗疗效和安全性。32例转移或复发的胃癌患者参与了此项研究,患者在第1天应用多西紫杉醇(75 mg/m2),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1 000mg/m2 ,2次/日)每3周为一疗程。患者的总反应率为43.8%(95% ci:0.256~0.619),平均有效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5.07月和8.4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4级)占9.7% ,手足综合征(2/3 级)占12.9%。认为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替吉奥(s1、ts1)是ft207(喃氟啶)的复方口服剂,其组成比例是喃氟啶(ft207):吉美嘧啶(cdhp):乳清酸钾(oxo)=1∶0.4∶1。其中cdhp强烈抑制二氢嘧啶脱氨酶(dpd)的活性,阻止5fu的降解;oxo减少消化道反应达85%~90%。s1单药应用于化疗其反应率可高达49% [10]。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11]评估了s1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耐受性和疗效。共有42例患者应用s1(口服 80 mg/m2·d连续14d)、顺铂(70mg/m2第8d连续24h静脉滴注)。总的反应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2.9%,最常见的白细胞减少(3/4级)发生率为21.4%。sato等[12]报道了相同的方案,总反应率高达73%。

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伊立替康是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抑制剂,能使 topoⅰ失活,引起dna单链断裂,阻碍dna复制和rna合成,最终抑制细胞分裂。1994年在日本首次上市,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单药应用总反应率为18.4%~43%[13] 。i/ii期临床研究[14]显示联合应用伊立替康和顺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总反应率为32.5%,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伊立替康的推荐剂量为60mg /m2,主要的副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腹泻等。kim st等[15]认为folfiri(伊立替康、5fu亚叶酸钙)作为紫杉烷和顺铂治疗无效的二线化疗方案,缓解率达21% (95%ci:0.10~0.32),中位生存期自folfiri应用起为7.6个月。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奥沙利铂是稳定的、水溶性第三代络铂类化合物,通过形成链内复合体阻止dna复制和转录。de vita f等[16]联合应用奥沙利铂、5fu和亚叶酸钙(folfox)治疗了61例进展期胃癌。第1天应用奥沙利铂,剂量为85mg/m2;亚叶酸钙 200mg/m2,静脉滴注2h后静脉输注5fu 400mg/m2 ,然后在22h内滴注完 5fu 600mg/m2,连用2天。治疗总反应率达38%,中位生存期为11.2月。一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17]联合应用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总反应率为50% (95%ci:0.387~0.724),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

asco会议上报道了不同新药间联合应用研究结果。但均为ⅰ/ⅱ期临床试验成果,包括fufoxiri(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伊立替康)、ip(伊立替康、顺铂)、folfiri(5fu、亚叶酸钙、伊立替康)、gflie(吉西他滨、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 xirox(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dec(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卡铂)等,试验对新药联合应用时的剂量进行探索,绝大多数新药联合方案患者可以耐受,并初显疗效,但对反应率及生存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2 胃癌的化疗策略发展

当胃癌病灶无法切除时,姑息性化疗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受益。如胃癌病灶有完全切除的可能,化疗药物也有其应用的理由。临床上主要的策略有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辅助性放化疗。

2.1 辅助化疗 微小亚临床转移灶是胃癌术后复发的根源,理论上辅助化疗可以清除残存肿瘤细胞,起到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胃癌术后辅助性化疗虽被广泛应用,但仍存争议,其主要弊端是如果切除完全,则应用辅助化疗不但无益,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第一个荟萃分析[18]发现辅助化疗并不延长患者生存期(or 0.88,95%ci:0.78~1.08)。1999年earle等[19]对13个非亚洲的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认为辅助化疗有微小作用(or 0.88,95%ci:0.66~0.97)。进一步分析认为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更能?浦谢褚妗5?002年,hu等[20]分析了14个辅助化疗临床试验,认为辅助化疗效果肯定(or 0.56,95%ci:0.40~0.79)。造成荟萃分析结果差异的原因除化疗途径、地域因素外,纳入荟萃分析的文献质量通常也有很大影响,而且有些最新的研究结果可能并未纳入其中。因此,所有荟萃分析都无充分的理由把辅助化疗作为胃癌治疗的常规疗法。辅助性化疗疗效期待较大的ⅲ期临床随机试验加以验证。

2.2 新辅助化疗 根治胃癌关键在于完全切除,新辅助化疗可以在最早期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并降低肿瘤分期,从而可以增加完全切除的几率,增加患者的预后生存期。

自1989年willke报道新辅助化疗用于治疗胃癌后,此方法备受关注。marcus等 [21]联合应用伊立替康和顺铂进行术前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分期。术前通过ct、eus、腹腔镜进行分期,局部进展期的22例胃癌患者 (4例t3n0,18例t3n1)行2个周期的伊立替康(75mg/m2)和顺铂(25mg/m2)术前化疗。22例患者中17例行根治性手术,2例姑息性切除术。平术后病理分期16%t3(术前85%)。ⅲa期手术前后分别占70%、37%。作者认为以cpt11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以降低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分期。

但hartgrinnk等[22]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应用famtx新辅助化疗并无益于患者。59例患者中29例术前应用famtx化疗,30例单行手术作为对照,两者的切除率相同,但中位生存期famtx化疗组和对照组却分别为18个月和30个月。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公布了辅助性胃癌全身化疗(magic)试验最终结果。magic试验是第一个评价胃癌围手术期化疗效果的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在这项多机构参与的试验中,503例ⅱ、ⅲ期胃癌患者随机接受了外科手术、手术+手术前后各3个周期ecf的化疗。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化疗+ 手术组术中可见肿瘤体积更小,术后病理分期大部分为t1和t2,完全切除率也较高(79%vs69%,p=0.018)。手术+化疗组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0.0001,危害比=0.66;95%ci:0.53~0.81),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36%vs 23%)。

2.3 辅助性放化疗 对于术后有复发高危因素或未能完全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能消灭已知的肿瘤病灶,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有些药物如氟尿嘧啶、顺铂等本身为放射线增敏剂,可增加放疗的局部作用。

英国胃癌研究组随机对照研究了术后放疗疗效[23,24]。153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25次/人,总剂量共4 500gy),145例患者单行手术作为对照。5年生存率对照组为20%,辅助放疗组仅有12%。在此以后的临床研究也一致认为辅助性放疗不会延长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由于术后单行放疗或化疗的疗效均不肯定, 而且术后联合应用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有效。人们便探索辅助性放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在swog9008/int0116研究中,macdonald等 [25]将566例无转移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手术组和术后放化疗组(照射区域为瘤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45gy/25fx;化疗应用4周期的 5fu+cf,1次/月),随访3年,结果显示辅助放化疗组的生存期明显较单手术组延长(36月vs 27月,p=0.005),复发相对危险率明显减少(1.0 vs 1.52,p=0.001)。局部区域复发率在单纯外科组较高,远处转移两组差异不显著,辅助性放化疗主要延长了局部区域高危胃癌患者的生存期。自 swog9008/int0116研究结果公布以来,北美一些国家把辅助性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案。但是该研究有54%患者手术根治不足d1,外科不完全切除明显影响了生存期。欧洲和日本学者多认为辅助性放化疗并不能够弥补因外科切除不完全而致的不足,评价辅助性放化疗的疗效应通过设计更严格的临床研究证实。辅助性放化疗的耐受性不佳可能和放射区域较大有关。术后辅助性放化疗引起的迟发性肾脏毒性也应该引起重视。基于 swog9008/intergroup0116试验研究结果,临床实践指南[26]推荐d2根治性手术失败者和病灶并未完全切除者术后可应用辅助性放化疗。ⅱ、ⅲ期胃癌患者行淋巴结dl 或d2根治术后,如切除完全(r0),则不宜应用辅助性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化疗和术前放疗的联合应用成为胃癌治疗的新策略,并取得一定疗效。ajani等[27]设计了术前化疗,然后放疗,最后手术的三步治疗胃癌的策略对胃癌患者有益。

3 展望

随着对胃癌的深入研究和化疗药物的研制开发,新化疗策略和新化疗药物已经显示出其较好的治疗前景,并正在通过ⅲ、ⅳ期临床的验证。

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实体瘤也成为热点,并在乳腺癌、结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低毒和高效的特点。已有动物实验证明了生物靶向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但临床研究还很少。抗her2单克隆抗体类(ch401)、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cetuxima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bevacizumab)等将有可能用于胃癌的治疗。

未来临床研究的另一主要目标是获得可以判断预后的标记物。从而制定符合个体差异的辅助化疗及新辅助化疗方案。通过生化技术研究抗肿瘤药物分子作用机制,可能判断治疗的敏感性。可以想象,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认识,胃癌的化学治疗将更有效,未来的化疗方案将会因人而异,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现象将消失。

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胃癌化疗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身体中的癌细胞,改善患者的病情,有效帮助胃癌治疗。了解了胃癌化疗的方案和进展之后,对于胃癌化疗有了更多的了解,患者也应该对胃癌化疗产生更多的信心。

3有哪些推荐的胃癌化疗方案

有哪些推荐的胃癌化疗方案?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胃癌化疗通过化学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身体内的癌细胞进行清除,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有哪些化疗方案是值得推荐的呢?

术后辅助化疗

多项meta分析证实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比较单纯手术可延长生存减少复发。一般主张术后只要各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应尽早进行术后辅助化疗,最好能在术后4周左右开始,不宜超过8-12周,如超过3月可能难以带来生存益处。疗程时限由于没有循证医学依据,部分专家建议沿用结肠癌的经验,以6月为宜。

对于辅助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高危因素、体力状况、伴随疾病等进行选择,主要包括ecf(2a推荐),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或奥沙利铂(2a推荐)、联合紫杉烷类(2b推荐)、卡培他滨单药(2b推荐)等。对于t3-4/n0-2m0患者,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或者手术不规范者,应尽量采取两药甚至三药的联合方案进行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短期内肿瘤降期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及脏器功能的影响以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因此应选择高效低毒的联合化疗方案,避免选择单药。可考虑的方案包括ecf(1级推荐)及衍生方案ecx、eox、eof(2a推荐),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或奥沙利铂(2a推荐)或联合紫杉烷类(2a推荐)等。

magic试验开创了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新模式,即新辅助联合辅助化疗:手术前后各接受3周期ecf方案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无病生存期明显延长,5年生存率有明显提高,无复发转移风险下降34%,死亡风险下降25%。 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局部进展期胃癌t、n分期,提高手术根治率,围手术期化疗可以改善长期生存率。ecf方案也因此成为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推荐方案。

对于术前新辅助化疗建议化疗6周就要进行疗效评价,有效患者应根据分期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决定手术时机。如达到目的,应尽早手术,化疗停止3-4周手术为佳。

复发转移性胃癌的姑息化疗

进展期胃癌化疗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选择方案时应注重高效安全。胃癌至今无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常用方案包括ecf(1级推荐)及其衍生方案ecx/eof/eox(2a推荐),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联合紫杉烷类±顺铂(1级推荐)、或联合奥沙利铂(2a推荐)、 或联合顺铂(2a推荐)。伊立替康为基础方案(3级推荐),或卡培他滨单药(2a推荐)等。

在联合化疗方案中,ecf、dcf已tulaoshi经得到高级别循证医学依据支持,nccn推荐为一类方案。顺铂、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证据也比较充分,且在我国临床应用已久。fp方案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ml17032试验采用卡培他滨代替5fu组成xp方案与fp方案进行对照, 二者rr为41%和29%,ttp为5.6和5.0月,不良反应相似。我国金懋林教授报道的国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中xp方案的rr 45%,os 12月。ecf为欧洲常用方案,real2研究纳入100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比较了ecf、eof、ecx和eox四种方案,发现卡培他滨与5fu相似,奥沙利铂与顺铂相似,总体疗效eox比ecf更占优势。folfox也是国内常用的胃癌治疗方案,卡培他滨代替5fu组成的xelox方案,小样本研究报道rr达65%,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外以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较多,由ajani报道的v325(dxt+cddp+5- fu,dcf)研究可见,rr 43%,ttp:5.9m,os:9.6m,但3/4级粒细胞减低发生率高达75%。韩国研究中采用卡培他滨替代dcf方案中的5fu,结果显示 rr有所提高,ttp 7.8月,中位生存期长达16.9月,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下降为40%。这些初步研究显示,卡培他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且方便与各种药物联合,有望成为胃癌一线化疗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同样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有哪些推荐的胃癌化疗方案?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姑息化疗等都是很不错的化疗方案,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来进行选择,以更好地治疗胃癌。

如果觉得《胃癌化疗方案及进展是怎样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