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豆类食品降低子宫内膜癌患病率

豆类食品降低子宫内膜癌患病率

时间:2024-04-14 13:41:48

相关推荐

豆类食品降低子宫内膜癌患病率

预防前列腺癌有什么方法呢?豆类食品可以预防前列腺癌吗?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来看看,专家对预防前列腺癌的详细介绍。

1预防前列腺癌有什么方法呢

如何更好的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可注意一下日常保护,如定期检查、多摄取豆类食品、多吃西红柿、规律性事、小心荷尔蒙补品等。

前列腺癌的七大预防要点

1、到医院做筛检

到了50岁,就应该每年到医院做直肠检查和前列腺抗原的检查。如果你有前列腺癌的家族史,你要从40岁就开始做这些检查。

2、摄取豆类食品

日本男人死于前列腺癌的比率比美国男人低5倍。一般认为是由于他们的饮食多是低脂肪、高纤维食品。豆类食品在日本食物中十分普遍,豆腐、黄豆粉、豆浆,都是能有效遏止前列腺癌的食品。

3、多吃西红柿

研究发现吃烹调过的西红柿产品最多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比例最低。所谓“最多”的意思是一星期十份。听起来好像很多,不过1/2杯的西红柿酱就是一份了——而且可能你倒在意大利面上的分量还远远超过一份呢。

4、规律性事

短时间内多次******者,发生急性前列腺炎的比率高达89.7%。相反,节制性欲,致前列腺分泌大量“囤积”,时间长了导致前列腺过度扩张与充血,也可引发炎症。此外,体外排精、******中断等,同样可使前列腺充血肿胀而引起炎症。

5、小心荷尔蒙补品

许多宣传说睾丸激素治疗可以提升他对生活,尤其是性生活的渴望,然而高剂量的睾丸激素常常跟前列腺肥大和肿瘤有关,这一点却甚少被提及。如果他已为前列腺问题所苦,那么远离这些荷尔蒙补品。

6、适当户外运动

生活压力会增加前列腺患病肿大的机会,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舒缓,所以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赶紧和他一起到户外做运动吧,适度地进行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以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

7、补充微量元素

锌可以增加前列腺的抗炎和抗癌作用,应该有意多摄入海产品、白瓜子、花生仁、南瓜子、芝麻等富含锌的零食。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前列腺,男士们的餐桌上应该多些坚果、新鲜蔬菜和水果。

专家温馨提醒:以上是关于前列腺癌预防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男人们也要做好定期检查,身体有什么不适,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2百科:预防前列腺癌多吃豆类

一项对瑞典男性进行的调查表明,经常食用豆类食品可以大幅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这是因为豆类食品中的天然雌性激素对前列腺及大肠癌有预防作用。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在对1499名新近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与1130名健康男性进行比较时发现,那些日常饮食中经常包含豆类食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要比不常吃豆类食品的男性低26%。研究人员指出,豆类食品中的天然雌性激素可以弥补男性自身的缺陷,而体内的雌性激素则对前列腺有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自然界的许多食品含有天然雌性激素,如大豆、花生、瓜子、草莓和蔬菜等。在食用豆类食品较多的亚洲地区,前列腺癌和肠癌的发病率要远远低于欧洲和美国。

瑞典每年约有9000名男性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瑞典男性中罹患最多的癌症。

链接:多了解豆类食品

豆类泛指所有产生豆荚的豆科植物;同时,也常用来称呼豆科的蝶形花亚科中的作为食用和饲料用的豆类作物。 在成百上千种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广为栽培的豆类作物不逾20种。这些豆类因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分布地区亦各异,其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在欧洲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栽培的豆类以大豆、落花生和蚕豆为主,美国以大豆、落花生和菜豆为主,印度以落花生、鹰爪豆和绿豆为主。

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赤豆、等。根据豆类折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大豆为代表的高蛋白质、高脂肪豆类。另一种豆类则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为特征,如绿豆、赤豆。烹饪时通常用鲜豆及豆制品,不但可做菜肴的主料及辅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调味品的原料。

3奶类豆类食品有助降低血脂

1、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注意烹调方式

在烹调动物性食品时,绝对避免油炸、油煎,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和烤(用烤箱,非明火烤),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来。

日常烹调方式易选择凉拌、清炒、煮、炖、蒸等少油的烹调方式,不用动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植物油不超过两白瓷勺,即20毫升。

3、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适量

蔬菜以叶菜为主,吃菜要“好色”,绿叶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蓝、茄子、胡萝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少吃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藕等。

蔬菜与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粗纤维在肠道里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以低糖或中糖水果为宜。

山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木耳、蘑菇等菌类也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4、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高血脂患者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为宜。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5、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还应合理调剂饮食结构,如晚餐不宜多食油腻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变加快。

肉类选择鱼虾、禽、瘦肉,多吃水产品,尤其是深海鱼,争取每周食用两次或以上,不吃鱼头、虾头和蟹黄。

高血脂患者吃鱼虾,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吃去皮的鸡肉和鸭肉,则可以吃100克;如果吃猪、牛、羊肉,每天只能吃到50克。

6、少吃食盐,口味要淡

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

7、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另外需要强调,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和高血脂的易患人群基本一致,防治办法也基本相同。冠心病患者只需再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坚持每顿饭“七分饱”的原则,坚持少吃多餐;二是要保持每天大便通畅,控制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食用比例。

4豆类品可预防癌症?

据美国研究人员报告,儿童时期经常吃豆类食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小。另一组研究人员则向美国癌症研究 协会提出,一周吃几次鱼的男性患结肠癌的几率较小。

这两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饮食对于防癌的作用。癌症防治专家认为,在所有种类的癌症中,多达三分之二都是由吸烟、节食及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造成的。

美国全国癌症研究所和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5岁至11岁时经常吃豆腐、味噌等豆类食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低58%。

至于豆类食品为什么可以防癌还不清楚,不过大豆中所含的名叫异黄酮的化合物具有雌性激素的作用。

另一项研究表明,一周吃鱼至少五次的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要比那些一周都吃不到一次鱼的男性低40%。

很多鱼类中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能够抑制环氧化酶2的活性。环氧化酶2会引起发炎,这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

5豆类食品降低子宫内膜癌患病率

中医认为癌症病人应戒吃“发”物 :如肥肉、公鸡、羊肉、蚕、肾、虾、蟹、螺、蚌、烟、酒等。当然不是每吃必“发” ,但有一部分癌症的起因与食物变态反应有关 ,特别患皮肤癌和生殖系统癌者要注意避免吃“发物”而导致癌症加重和复发

豆类食品中含有异黄酮,它既有雌激素样作用,又有抗雌激素活性。大量进食这类食物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有什么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经常吃豆类食品将能够降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而且对于那些体重超重的妇女,这种作用最为明显。

研究者在本周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指出,众所周知,女性体内产生的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豆类食品中含有异黄酮,它既有雌激素样作用,又有抗雌激素活性。大量进食这类食物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有什么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为了调查这一问题,来自Vanderbilt大学的Xiao Ou Shu等人随机选择了832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和846名非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比受试者的豆类食物摄入量。结果发现,豆类食物的摄入量越高,他们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就越低。

研究者指出,尽管本研究的结果提示,豆类食物具有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在超重的妇女中这种作用会更明显。

与那些每天豆类蛋白摄入量低于5.9g的妇女相比,每天豆类蛋白摄入量在6.0g到10.2g、10.3g到16.0g,以及16.0g以上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要低7%、15%和33%。如果将分析范围限定在体重超重的妇女中,这种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的降低会更加明显。

如果觉得《豆类食品降低子宫内膜癌患病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