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体检发现肺结节 别慌未必是癌症

体检发现肺结节 别慌未必是癌症

时间:2021-07-03 04:09:07

相关推荐

体检发现肺结节 别慌未必是癌症

指导医生 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吴炜景

■早报记者 陈小芬 实习生 刘灵萱

近日,江苏常熟一银行被爆出多名员工出现肺结节,其中还有三人被确认患上肺癌。此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肺结节多了几分警惕与担心。其实,在我们身边有时也会遇到,有人拿到体检报告单,发现胸部CT体检显示有肺部结节,上网搜索后刺激的字眼——“肺癌”出现在眼前,然后开始担惊受怕,以为离癌症不远。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炜景表示,肺结节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虽然有可能是恶性的,但绝大部分是良性的。肺结节是否会发展为肺癌无法立即确认,医生会根据结节的特点为患者给出建议,患者万不可自行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CT发现肺结节 吓得以为是患癌市民张先生今年60岁,平时会抽烟。前段时间他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吃了近一周的感冒药没见好转,于是在老家县城医院做了CT。报告上的内容把他吓了一跳:“右肺见一直径约17mm的小结节,建议随访”。

“这个肺结节是不是很严重,是不是要得癌症了?”紧张不已的张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换了家大医院再检查。医生称,张先生右肺上叶有一个磨玻璃结节,没有实性成分,目前结节从形态看不像肿瘤,考虑炎症的可能性大,于是让他先吃半个月的消炎药,再复查CT就可以了。

一个月后张先生再到医院复查,原来的肺部小结节已经消失了。

肺结节病因很多 并非罕见病据介绍,肺部结节是指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近年来,随着CT筛查的普及和AI阅片辅助工具的推广,以及民众体检重视度的提升,筛查出孤立或多发肺结节的患者比例有所增加。肺部结节的发现与CT机扫描的精密度、影像科医师和AI阅片工具的判读、临床医师的解读密切相关。

“大部分需经过慢性过程才发展为肺部结节。”吴炜景说,导致肺部结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感染、过敏因素、粉尘、化学物质或毒物刺激,也包括肺部恶性肿瘤。肺部结节的发病年龄不一,但长期吸烟、慢性感染、长期粉尘接触、化学物质接触、高龄等人群更容易罹患肺部结节,结节个数也相对较多。

吴炜景表示,肺部结节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往往是体检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的。患者发现肺部结节后无需过度紧张,可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医生的综合评估,制定后续的诊疗和随访计划。经多学科会诊,认为高危的肺部结节可进一步做穿刺或手术处理。

不等于肺癌 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民众看到体检报告中有肺结节的字眼,误认为是肺癌,这是不正确的。由此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反而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必要的损害。”吴炜景说,肺部结节有良恶性的不同,就影像特点而言,恶性肺部结节在大小、形态、与胸膜和血管的相关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例如磨玻璃结节,有血管进入的结节,存在毛刺征、胸膜牵拉、分叶等特征的结,但这往往需要专业人员的分析、判断。

吴炜景坦言,肺癌的早期诊断仍是难点,小部分肺结节可能处于肿瘤的前期或者已经是肿瘤,胸部CT的普及提升了肺癌早期发现的机会,肺结节是否会发展为肺癌无法立即确认。临床上,对于大部分肺结节患者,后续的诊疗计划是定期复查CT、随访肺部结节。少数患者因结节存在肺癌的高危特征,就需要通过肺穿刺或者直接手术切除确诊为肺癌。这类肺癌患者往往属于早期肺癌,预后较好。因此,规律体检、定期完善胸部CT是有必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烟草、粉尘、有害物质的接触,及时处理肺部疾病,以免演变为慢性感染。”吴炜景说,发现肺结节时应及时求诊专业的医师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建议进行随访或手术治疗,不要让肺结节成为“情绪病”而困扰自身。

【来源:东南早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如果觉得《体检发现肺结节 别慌未必是癌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