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癌症患者滋补过程中最容易犯的10个滋补误区

癌症患者滋补过程中最容易犯的10个滋补误区

时间:2023-09-17 03:40:25

相关推荐

癌症患者滋补过程中最容易犯的10个滋补误区

1、越贵越补。 一些人认为补品越贵越好,不惜花高价买人参、鹿茸之类,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补,冬季进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应补品。

2、虚实不分。 中医上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症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症,进补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对症施用,比如:人参、鹿茸、海马是温热药,用于热性体质就不大适合了。

3、以药代食。 冬季进补,有的人过于崇尚药补,甚至完全用药来代替食物,其实,日常食用的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其实也都是进补佳品,在药补同时一定要注意配以食补。

4、凡补必肉。 有人在冬季进补中,食用过多肉类,其实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肉类不易消化吸收,应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类等食物。

5、重“进”轻“出”。 除对症加以调补外,在进补的同时,还应重视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否则对人体还会产生更大的损害。

6、偏信或依赖某些营养品。 一些保健类食品“包治百癌”的误导宣传,让一些缺乏辨别力的患者及其家属深信不疑,长期盲目服用而不求医,延误了治疗时机。其实这些补品只能作为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必须配合中药、放化疗才能起到一定疗效。况且,用它们作为辅助治疗的营养支持,其花费要比正规治疗恐怕还要高得多,这是众多患者所承受不了的。 恶性肿瘤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疾,不少患者盲目相信某一种中成药能包治百病,其中不乏一些“健”字批号的根本无治疗功效的中成保健药物和连“健”字批号都没有,仅有内部制剂批号自产自销的药物,如此治疗只会越治越糟。

7、偏信或依赖某些保健品。 时下,各种各样的“抗癌良药”的宣传铺天盖地,但其中一些“健”字号的保健药、营养品根本没有治疗作用。而当中一些宣称成分为纯正中药,且经实验证明有效率多少多少的“药品”,所谓“实验结果”,95%以上都是动物实验结果,而不是临床上患者应用的结果,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广告技巧”而已。人与动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所有对动物有效的药都对人有效,那么研究药物就不会那么费力,药也就不会那么贵了。但这些却让一些缺乏辨别力的患者及其家属深信不疑,长期盲目服用而不求医,延误了治疗时机。大多保健品一般都是辅助提高免疫力为主,作为治疗万万不可,如肿瘤病人使用的比较多的今幸等等,是可以帮助患者很好的改善身体机能,来改善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等等的作用。

其实这些补品只能作为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必须配合手术、放化疗才能起到一定疗效;如果想依靠保健品、营养品来治疗肿瘤,那就有失偏颇了。

8、食不忌口。 调查证实,咸腌制品、烧烤、熏制、油炸、霉变等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会提高患结肠癌的概率,应尽量少吃。另外,饮食宜清淡,长期高脂肪饮食容易使人发生乳腺癌、子宫癌、大肠癌。而多吃米饭、谷物,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高纤维的食品,则可降低患肿瘤的风险。

9、吃得富有营养会使肿瘤细胞长得快。 一些肿瘤患者认为吃有营养的东西越多,肿瘤细胞生长就越快;不吃有营养的东西,就能“饿死”肿瘤细胞。如果为防肿瘤得到营养,而以正常组织得不到营养为代价,其最终结果是同归于尽。其实,肿瘤的手术、放化疗,都需要良好的身体做保证,没有较好的体力,难以承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所以在肿瘤治疗中一定要适当加强营养。

10、相信“偏方食品”。 在癌症治疗中,有一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渴望根治,常从亲朋好友处,或某些报刊上得到一些偏方食品,拿来食用。如甲鱼、海参、猪蹄、猪肉皮、鸡血以及芦笋等等。这些食品能否治愈、控制、甚至减轻症状,至今为止尚未得到临床或实验的证实。虽然,有些食品如甲鱼,是高蛋白质食品,海参、猪蹄、猪肉皮、都是胶体蛋白质,它们能否像接受放疗或化疗患者自己认为的那样,使因治疗而降低的血象有所改善,目前也无确切的临床观察报导和证实,至于芦笋和癌症的关系,在国内外确实有些报导,但也没有任何肯定的疗效观察。

如果觉得《癌症患者滋补过程中最容易犯的10个滋补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