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癌症患者害怕转移复发?做好复查才是关键!

癌症患者害怕转移复发?做好复查才是关键!

时间:2021-03-24 04:33:20

相关推荐

现如今乳腺癌已经有较为完善的规范治疗路径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在结束治疗后,大家就可以任意放纵自己。有的觅友说,终于结束化疗了,再也不用去医院了。

其实,这种想法非常错误,因为定期的复查随访才是预防转移复发的首要关卡!那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大家都要做什么样的检查呢?频率又是怎么样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复查频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大家复发转移风险也会逐步降低,所以在治疗前期复查随访频率稍高一些,在治疗完成后频率会慢慢降低。如果不考虑特殊情况,针对一般的患者,具体频率如下:

前两年,每3个月~6个月随访一次;

后三年,每6个月~1年随访复查一次;

五年之后,每年随访一次。

频繁检查≠更好预防

有些癌友说:前两年的复发风险最高,那我想稍微检查频繁一点,为什么不可以呢?其实并不是不可以,而是没必要。

其实乳腺癌患者已经经过了系统且规范的治疗后,癌症细胞可能已经进入了冬眠状态,就不会那么快进展了;如果出现进展,再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检查确认是否疾病进展就可以了哦。并且频繁检查对预后几乎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检查间隔时间太短,医生们反而不容易发现报告上的细微变化,增加了诊断难度与误诊率。

上面的常规推荐的复查时间经过了大量科学研究以及临床数据验证,是公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频率,定期检查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何必折腾自己呢?

治疗期检查和复查有分别

很多姐妹们对此有疑问,那么化疗期间和放疗期间需要检查么?其实,治疗期间的检查和复查是有区别的!

治疗期间的检查,是因为患者各项指标还未趋于稳定,医生用一些检查的数据来制定治疗方案、随时监测治疗效果,并且针对病人的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方案的提供依据。就像化疗的血常规检查,这类检查的频率比较高。放化疗正是打“敌人”打得最厉害的阶段,战场一片混乱,大家的各项指标起伏不定,这时候复查并没有意义。

复查则刚好相反,它是在大家身体指标已经基本稳定的时期做的检查,是为了评判大家在下一个复查间隔时间内的健康状况。

复查常规项目

一般来说,有一些项目是常规每次都可能需要做的,有些项目是针对某一类患者的。

常规项目:

自我检查:每月自行乳房、胸壁和腋窝触诊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B超:3-6个月,每次随访时由临床医生决定(乳腺、腋下淋巴、锁骨淋巴、腹部脏器和妇科检查)。

乳腺钼靶摄片:一年一次。

胸部CT平扫:一年一次

非常规项目:

部分影像学检查:骨扫描、pet-CT、胸片等检查由于具有较高辐射性,属于有损性检测,因此不做常规推荐,需要在医生临床综合判断下选择性使用。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检测中常见的两个肿瘤标志物为CEA、CA-15-3,早期乳腺癌患者不推荐。 而且肿瘤标志物一定要观测一段时间的动态变化才有意义,某一次的轻微升高和减低都没有任何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

由于个体差异,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药物引起的肝损等不耐受现象,因此可以视情况进行定期血生化指标监测。

妇科B超:

对服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或法乐通的患者,可以定期进行妇科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从而监测药物副作用和耐受情况;

骨密度:

对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类药物(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的患者,可以视情况监测骨密度(建议一年至少一次哦)变化。如骨量丢失严重,在补钙基础上可进行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治疗。

复查-针对高危部位

复查的终极目的,就是及时的检测出复发和转移。那么哪些部位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高危部位呢?我们又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复查最有效呢?

乳腺作为原发部位,肯定是我们首要检查的部位;其次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主要以肺、脑、骨和肝为主。

乳腺及周围淋巴

B超检查:首先,乳腺是我们疾病的原发部位,因此我们需要重点监测。尤其是保乳术后的乳房,全切后的胸壁组织,还有我们的健侧,腋下及锁骨淋巴,都需要通过B超进行检查。

钼靶检查:可以观察到微小的钙化灶,但考虑到它的辐射性,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

肺部转移检测

胸部CT平扫:肺部由于气管较多,B超成像不清晰,所以CT的横断面扫描为非常好的方法,但是由于它对身体也是有辐射的,也是建议一年一次。

脑转移检测

脑部CT:乳腺癌的脑转移可能会出现肿块压迫,从而造成神经功能损伤。但脑组织同样为软组织,所以CT和MRI较为适用。但是因为脑部CT也是有辐射的,不作为常规的推荐。如果姐妹们出现不明原因的眩晕、视力、听力下降等相关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安排脑部检查进行排查。

骨转移检测

骨转移是很多觅友关心的要点。不仅如此,由于化疗、内分泌治疗副作用,大家经常会出现骨痛、肌肉酸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很多姐妹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出现骨转移了?”,既担心又害怕,只有去医院做个骨扫描才安心。

事实上,骨转移早期往往是无痛的,而且肿瘤转移一般都不会舍近求远,所以乳腺癌患者骨转移最开始的部位躯干的骨头,例如脊椎、肋骨等。

小技巧:如果大家担心的话,在做胸部CT平扫的时候加开一个骨窗,可以看到CT胸部照射野所覆盖区域的骨头状况,也可以同时实现监测骨转移的目的。这种方式,经济、高效。

肝转移检测

虽然乳腺癌的肝转移并不常见,但是肝转移往往是内脏转移额第一站哦!

B超:如果大家复查的时候只是想排除肝转移,而且没有胆、脾、胰的病史以及相关症状,只做一个肝脏B超其实就可以达到目的。当然,如果你对胆、脾、胰的健康状况有担忧,或者自己本来这些脏器的功能就相对较弱,在做肝脏B超的时候,也可以带一下这三个部位。

小贴士:不过胆、脾、胰的B超检测需要空腹进行。

有的癌友可能会说,那么怎么安排这些检查才可以既面面俱到又不矫枉过正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了下哦,但是由于个体情况不同,还是要根据医嘱哦!

1、每3个月或6个月一次的复查,常规检查项目有乳腺、腋下、锁骨及肝脏B超;

2、1年的大复查,常规检查项目有:乳腺、腋下、锁骨及肝脏B超、钼靶、胸部CT平扫;

众多病友,对于“复查随访”也还存在诸多误区,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重视。

许多人在手术做完,放、化疗按部就班结束,就不上心了,自我感觉身体“良好”,临到医嘱的日期也不去检查。

二是太紧张。

跟上面的情况恰好相反,这部分患者把复查当做心理安慰剂,不仅复查过于频繁,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三是太害怕。

逃避心理,一想到要去复查就十分恐惧,好像不好的症状都是被查出来的。

对患者来说,复查随访是健康的长远保障,我们需要把健康状况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也没有必要抓太紧,带来无谓的损失。

复查到底有多重要?

最后,还有很多患者认为,我定期去看医生就好了,真的有必要去做这些检查么?做这些检查,是不是医生用来挣钱的呢?

首先,医生不是神仙,不会算命,无法准确预知患者的健康走向。所以,为了在将来的日子里给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他们会要求患者们定期复查。保乳及全切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仍然存在患侧复发的风险,而且对侧乳腺癌发生几率比健康女性要高。并且,有些症状无法通过自检查出,仍然需要仪器检查跟医生诊断。

同时,大家定期的随访检查也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于个人、于社会,复查随访都有其必须存在的意义及重要性。但是,有些患者虽深深明白复查随访的重要性,却远远超出了正常意义的范畴,频繁进出医院,增加检查项目,只为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对于这种做法,也不是说完全不好,但是毕竟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有些姐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释放自己的心理负担,无可厚非。

但需要说明的是,过度检查并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正常、规律的复查随才能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正确的复查其实就等于【遵医嘱】,大家不要不重视,但是也不能太紧张。真正做到从疾病的阴霾中走出来确实不容易,但是大家要积极在心理树立正确的复查随访观念,积极康复,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重拾自信!

如果觉得《癌症患者害怕转移复发?做好复查才是关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