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三阴性乳腺癌不再无药可治 “复旦分型”下精准治疗后线ORR高达29%

三阴性乳腺癌不再无药可治 “复旦分型”下精准治疗后线ORR高达29%

时间:2019-09-16 04:34:43

相关推荐

三阴性乳腺癌不再无药可治 “复旦分型”下精准治疗后线ORR高达29%

原创 愈顺 uu 医学界肿瘤频道

就在今天,邵志敏教授团队的FUTURE研究公布了结果,为三阴性乳腺癌带来高效的新诊疗思路。

7月27日下午四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的FUTURE研究结果。该研究提示,多线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复旦分型”精准治疗下的四线及以上ORR(客观缓解率)可以达到29%,打破了这类患者既往的疗效局限。在研究结果发布之际,邵志敏教授团队进行了发布会及一例入组患者的现场诊疗经过分享。对此,医学界有幸在发布会现场邀请邵志敏教授和其团队的王中华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解读。

图1 邵志敏教授在成果发布会上致辞

“最毒、最凶险”的三阴性乳腺癌,

历经5年寻找新治疗手段

图2 邵志敏教授

图3 王中华教授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左右,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三个主要治疗靶点均为阴性而被称为“三阴”。这类患者由于缺乏靶点、复发转移风险高,被认为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类型。其中,因经历过多轮治疗后病情仍然进展的三阴性乳腺癌更是接近“山穷水尽”,经常规方案治疗的ORR不到10%。

为了解决临床治疗困境,邵志敏教授团队历时5年的时间专研三阴性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并于成功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图谱,证实了该类型患者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类型。通过庞大的基因数据分析,研究团队根据不同基因特征,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复旦分型”标准,并据此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了4个不同的亚型:免疫调节型(IM)、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LIS)、间质型(MES)。

图4 邵志敏教授团队诊疗例图

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通过4个“标签”检测的结果与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高度一致,保证了检测的精确性。而且幸运的是,这一寻找“标签”的方法仅需进行数百元价格的免疫组化检测,诊断耗时短,具有广泛的可推广性。

(相关文章链接:)

开展FUTURE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图5 FUTURE研究发布截图

基于精准的分型方法,邵志敏教授和王中华教授团队开展了这项FUTURE“伞形”研究,共纳入了69例经多线耐药的“最难治”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500多个热点基因和免疫组化检测后,根据“复旦分型”的基础分为7个治疗臂,接受不同的方案治疗:

①HER2阳性的LAR型(A臂):用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治疗;

②HER2阴性的LAR型(B臂):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CDK4/6抑制剂治疗;

③IM型(C臂):用PD-1单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

④BRCA1/2胚系突变阳性的BLIS型(D臂):PARP抑制剂联合治疗;

⑤BRCA1/2胚系突变阴性的BLIS型(E臂):抗VEGFR靶向药联合治疗;

⑥PI3K/AKT通路突变阳性的MES型(F臂):抗VEGFR靶向药联合治疗;

⑦PI3K/AKT通路突变阴性的MES型(G臂):依维莫司+白蛋白紫杉醇。

图6 FUTURE研究设计图

入组患者的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其中43%患者出现3个及以上的器官转移。从基线情况来看,纳入的患者属于后线难治类型。

结果显示,总人群的ORR达到29%,疾病控制率(DCR)达到58%。其中,A臂的ORR达到100%,免疫治疗的C臂ORR达到52.6%,这也是免疫治疗的一大突破。另外,E臂也达到了可观的ORR(26.1%)。总人群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3.5个月。

研究结果提示,在“无药可用”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通过“复旦分型”的精准分类,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免疫或化疗),成功取得了疗效突破。

图7 FUTURE研究的疗效结果

在成果发布会上,一例入组的女性患者分享了治疗过程。她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既往多线治疗后疾病复发,遂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在进行了相关检测后,根据“复旦分型”的分类定义为BLIS型,入组后使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达到了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了约80%。

图8 患者在发布会上分享治疗过程

此外,在FUTURE研究中,研究团队还不断发现“新大陆”,例如LAR型患者比预计中的恶性程度更高,进展也更快,而且对抗雄激素受体的治疗不敏感。这部分患者尚需进一步分析其特征,并调整相应治疗方案,以获得长期疗效。

邵志敏教授总结到: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非常强的乳腺癌。同样的分期,同样的治疗方案,甚至可以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我们从FUTURE试验初步的结果中看到,多线治疗失败、‘无药可治’的患者加入到试验后,一半的患者获得了预后收益。在特定的几个臂当中,效果非常好,有效率超过了50%。

乘胜追击,剑指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

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王中华教授谈到:

既然研究已经在多线患者中证明了疗效,那就不要等到多线耐药后使用,尽量推到一线。从去年开始,最有效的治疗臂已经开始了一线研究,目前已经入组约80%,有效率是非常非常高的,目前的有效率高达80%。这是FUTURE研究的第三个治疗臂延伸出的Future-C-Plus一线治疗研究。此外,还有一个是Future-Super研究,这个研究将患者随机到精准队列化疗联合靶点治疗组vs免疫治疗组vs传统化疗组,来对比三者疗效。

邵志敏教授指出,他希望把乳腺癌患者,特别是复发转移的患者治疗水平提高一步,并在日后把这种理念推广到一线、甚至辅助和新辅助治疗,这样他们团队的治疗就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正在开展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实验招募。基本入选条件:

①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

②初次复查转移后还未进行治疗(或可入组一线Future-C-Plus或者Future-Super研究);或者复发转移后经历了至少一种化疗方案的治疗,并出现病情进展(FUTURE研究)。

更多详情请加小编微信yxj_oncology了解。

参考文献:

Yi-Zhou Jiang, Yin Liu, Yi Xiao, et al. Molecular subtyping and genomic profifiling expand precision medicine in refractory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FUTURE trial. Cell Research.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整理:愈顺 uu

责任编辑:Sharon

版权申明

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如果觉得《三阴性乳腺癌不再无药可治 “复旦分型”下精准治疗后线ORR高达29%》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