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有味道的书——读《杜桥有味道》有感

有味道的书——读《杜桥有味道》有感

时间:2022-08-14 10:20:51

相关推荐

有味道的书——读《杜桥有味道》有感

此书在台州市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普通文献借阅室 I267/L172。

黄锦丽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宅家而居,我品读了共枕多日却一直没有时间翻阅的《杜桥有味道》,从中咀嚼生活的滋味。江南旗袍女子轻盈的脚步声回响在千年古城上空,落日余晖染红了西边的一方天空,“杜桥有味道”几个大字在白色书腰映衬下,隽秀、醒目。这便是此书封面传递给我的意境。《杜桥有味道》,由台州作家李鸿主编。全书收录了57篇文章,分视角、山水、风物、美味四辑来展现杜桥风貌。翻开书页,你会被文字描述的杜桥历史文化魅力所深深吸引。杜桥,一个江南小镇,一个经济发达的小城,与乐清虹桥、路桥并称为“浙东南三桥”。小城里,高楼林立,街道车水马龙,交通阡陌,井然有序。眼镜是杜桥的名片,杜桥的机械、制造业也独树一帜。读了此书,才知道自己眼界太狭窄,如管中窥豹,门缝里看人。杜桥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杜桥的先民们便在白岩山上踩下一个宽厚的脚印;北宋年间,这里筑塘围垦,围海造田,置杜渎盐场,先后有潘氏、王氏等望族迁徙至此,建涂下桥,依桥聚居,形成村落街市。1956年,改称“杜桥”,至今仍有很多人称她为“涂下桥”。清顺治年间,户部尚书苏纳海奉召敕令,因海上战事的需要,台州沿海三十里居民内撤。流民如蚁,挥泪惜别家园。二十二年后,退潮一般遣散的乡民又涨潮似的复归故土。到杜桥大汾李氏宅院“玉溪小筑”,看看三透九明堂;到耘书楼,翻阅李氏前人留下的书籍;在春风细雨中,漫步柴爿巷;与艺人面对面,见识非遗手艺的精湛……书中阅读到的或雅静或浪漫的人文情怀,会让读者心里泛起层层涟漪。阅读此书,还会被杜桥优美的风景迷住。杜桥有八景——白岩雪积、嵩山秋涛、萧井品泉、龙浦回澜、雏鸡枕月、穿山晓日、石人观潮、凤山夕照。最让人难忘的是白岩山,它奇山秀水,双峰双顶。山上有个白岩洞,洞西有一洞穴。山腰有座灵云寺,扁舟和尚在此出家后云游四方,得道于扬州隆觉寺、天台山国清寺,遍参名僧。多年后,回归故里,驻锡杨司,取名“大悲院”,后更名梵音禅寺。白岩洞以东有阿弥庵,巨石如一只只青蛙抱对。周边还有雨花洞,洞顶山泉飘落如天女散花,此洞也因此而得名。美味杜桥中,各种风味小吃挑衅你的味蕾。杜桥是一座海边小城,海味必不可少,餐桌上,时常是蟹兵虾将齐上阵。杜桥还有各种节日小吃,春节的扁食、糯米圆,元宵节的糊头羹,端午节的粽子,六月六的洋糕、搭糕等,还有颇具地方特色的食饼筒、手擀面,它们不仅仅是吃食,更多的包含了人间的温情与爱。乡愁是什么,不就是家乡的味道吗?读此书,远方的游子倍思亲,温情隐隐埋伏于字里行间。‍‍‍

好读好听编辑丨谢蓓蕾

投稿邮箱丨tzrbhd@

微信小编丨陈洪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数字报

如果觉得《有味道的书——读《杜桥有味道》有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