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绝处逢生:一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的病理报告与NGS报告再解读

绝处逢生:一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的病理报告与NGS报告再解读

时间:2020-08-06 09:52:09

相关推荐

绝处逢生:一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的病理报告与NGS报告再解读

点击标题右下方“医知圈”关注本公号

作者:暨南大学陆元志,一略知基因组医学和解读肿瘤NGS报告的另类病理医生

写给正在悬崖绝壁边缘的一位乳腺癌患友,希望能助她一臂之力抗击癌魔!

一、基本信息

女性患者,41岁,3月发现乳腺肿块,大小14.0cm*11.0cm。病理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考虑为乳腺癌伴大汗腺化生。ER/PR(-)、AR(+)、HER2(3+)、TP53(-)、CK5/6(+)、p63(部分+),E-Cad/p120(+)。

术后辅助化疗、放疗:

3月行右乳根治术

4月艾素160mg+曲妥珠单抗+卡铂600mg 6个疗程

9月CT复查考虑右上锁骨淋巴结多发转移,右肺片状阴影,左肺结节。右锁骨病理:结合病史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免疫组化:ER(-),PR(-),HER2(3+)

9.29曲妥珠单抗(330mg)+希罗达口服化疗,3周/次共一年时间

10月放疗,共30次,

11月,12月紫杉醇脂质体210mg+希罗达口服2程

1月、2月紫杉醇脂质体+希罗达+甲苯横酸拉帕替尼3周/次,共三个疗程。

3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并加卡培他滨+甲苯横酸拉帕替尼口服

3月26日因胸水过多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月23日紫杉醇脂质体+希罗达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

5月17日化疗空窗期以组织和血液进行大panel基因检测

二、 基因检测结果

(1)基因检测结果小结

未检测到基因扩增、融合或胚系突变

TMB:6.19 个/Mb、微卫星稳定型(MSS),其它与免疫治疗正负向相关基因未见突变。

(2)潜在靶向药物推荐

三、综合分析与建议

(一) 关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大汗腺乳腺癌(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1、形态特征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大汗腺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罕见的特殊类型的癌,其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和分子变异谱。病理形态可以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通常见到两种类型的癌细胞:一是胞质丰富红染或颗粒性胞质(A型),另一种是胞质泡沫样或空泡状(B型)。由于乳腺病变中从良性到恶性病变伴大汗腺化生是很常见的改变,尤其是纤维囊性变改变的病,在恶性病变中,可以表现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但大汗腺化生的比例/阈值尚未完全统一,根据WHO乳腺疾病分类中,一般诊断为浸润性大汗腺癌的乳腺癌至少大汗腺样细胞药占90%以上,细胞具有恶性特征-异型性。

图1.两种不同类型细胞的乳腺大汗腺癌[1](Histol Histopathol. Nov;28(11):1393-409)

2、免疫组化表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大汗腺乳腺癌具有特殊的免疫组化表型:一般ER/PR(-)、AR(+)、HER2可以强阳性(3+)或阴性(图2),大约15%患者出现HER2过表达或扩增,而60%患者伴EGFR过表达(扩增或突变)。其他标志物也可以高表达包括:CD24、CK5/6、ER-alpha36。但一般不表达Bcl-2, GATA-3。

图2.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特征性免疫组化表型:ER/PR(-)、AR(+)、HER2(3+) Histol Histopathol ; 28: 1393-1409 。J Clin Pathol ; 72: 7-1

3、分子遗传学、基因变异谱和标志物

图3.乳腺大汗腺癌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变异谱 Histol Histopathol ; 28: 1393-1409

4、常见驱动信号通路:由于这类乳腺癌中HER2和EGFR常过表达,因此其下游的PI3K/PTEN/Akt信号通路是主要的驱动力量,文献报道,少数患者出现KRAS和BRAF突变,可见, R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亦是肿瘤细胞生长的主要驱动力。AR阳性表达是这类肿瘤的主要特征,因此,AR信号途径参与癌细胞的进化过程,同时常与以上两个信号通路交叉对话(Cross-talking)。

(二)、病理报告及NGS报告再解读

AC化疗方案是几乎所有乳腺癌术后的标准化辅助治疗手段,在没有做基因检测之前,这个患者亦是如此经历。然而,再分析这个患者的病理报告的免疫组化结果,有两个分子高表达特别引人注目,一是HER2强阳表达,另一个是AR阳性表达(百分比未知),前者在治疗过程中已经得到足够重视,在化疗的同时用了抗HER2靶向药物,但后者基本被忽略了。事实上这两个分子的过表达隐藏以下几个含义,一是提示该患者癌组织确实是存在大汗腺化生,是乳腺癌中的特殊形态类型,而不是一般的浸润性导管癌,治疗上需要特别对待;二是这两个都是治疗靶点,都可以用靶向药物,但需要分出主次;再次这两个分子的信号通路存在交叉对话,可能是化疗和靶向治疗耐药的原因。因此解读这份病理报告需要和其他普通乳腺癌病理报告稍有区别,至少病理报告中三个关键词要给予同等的关注度:大汗腺化生、AR阳性、HER2(3+)。

功能上,HER2过表达主要启动PI3K/PTNE/AKT/mTOR和RAS-RAF-MEK-ERK两条信号通路来促进癌细胞生长与存活,而这两条信号通路的下游刚好与AR分子交集。众所周知,AR是转录因子,一旦活化,就能启动复杂而独特的基因转录程序,这一转录过程也进一步放大和加强了HER2作用及PI3K/AKT信号,这种交叉对话再ER阴性乳腺癌中将起主导作用(图4、5)。因此,对于HER2(3+)和AR(+)而ER(-)的乳腺癌,治疗上需要同时靶向HER2和AR两个靶点才能显效,因为在ER(-)而AR(+)乳腺癌中,癌细胞生长主要依赖AR信号,靶向AR在很大程度上比靶向HER2更有意义,这是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的[3, 4],也是这个患者病理报告给予治疗指导的关键信息之处(但本例患者在治疗中,AR靶向治疗基本被忽略了)。事实上,尽管HER2强阳,这类肿瘤亦趋于具有TNBC的特征及生物学行为。

图4.HER2与AR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 Cancers (Basel) ; 9

图5. AR转录程序加强HER2与PI3K/AKT信号(Clin. Invest. (),2(10), 1003–1011)

然而,目前患者已经对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耐药,原因何在?通过本次基因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癌组织中存在两个关键突变基因:PIK3CA H1047L/KRAS G12D,丰度分别是20.1%和6.5%。很显然,这两个突变基因都在热点位置,且是杀手级的驱动突变。而突变的基因正好在HER2基因的下游,可见,癌细胞根本不需要HER2信号,就足以疯狂生长,这两个基因突变明显是赫赛丁和拉帕替尼耐药的最主要原因;其中PIK3CA突变是主要力量,如果不针对这两个突变靶点进行治疗,耐药克隆将得到进一步疯狂生长的机会。

目前直接针对PIK3CA突变的药物Alpelisib已经在美国上市,也用于ER+乳腺癌,但国内没有上市,而针对PIK3CA下游mTOR的药物依维莫司已在国内上市,可以选用。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目前进展有限,今年ASCO会议上安进公司的公布的KRAS G12C靶向药令人振奋,但不是针对KRAS G12D突变,加上没在国内上市,因此不能作为药物选择考虑。然而,KRAS突变活化主要是通过启动下游的RAF和MEK传递信号,因此,针对MEK的药物曲美替尼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断KRAS突变的强劲信号。这点在检测公司报告里也给予推荐了。

因此,目前患者需要停止针对HER2的靶向药,而针对PIK3CA、KRAS、AR选择药物,以PIK3CA和AR为主,因此依维莫斯加恩杂鲁胺或阿比特龙将是合适的选择。

小结:这份NGS报告显示的突变基因信息相对比较简单,基因检测公司报告的信息较为明确,用药推荐也比较合理,但这个患者的病理报告和NGS报告信息尚未得到充分解读和合理使用。

但愿NGS结果的一丝微光能点亮患者的黑匣子!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Vranic S, Schmitt F, Sapino A et al. Apocrin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Histol Histopathol ; 28: 1393-1409.

2. D"Arcy C, Quinn CM. Apocrine lesions of the breast: part 2 of a two-part review. Invasive apocrine carcinoma, the molecular apocrine signature and utility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diagnosis of apocrine lesions of the breast. J Clin Pathol ; 72: 7-11.

3. Ni M, Chen Y, Lim E et al. Targeting androgen receptor in estrogen receptor-negative breast cancer. Cancer Cell ; 20: 119-131.

4. Kono M, Fujii T, Lim B et al. Androgen Receptor Function and Androgen Receptor-Targeted Therapies in Breast Cancer: A Review. JAMA Oncol ; 3: 1266-1273.

5. Rahim B, O"Regan R. AR Signaling in Breast Cancer. Cancers (Basel) ; 9.

如果您觉得有价值,请把此文放到您朋友圈,大家都会感谢你

看完别忘了点“在看”哦

一种快速而稳健的单细胞测序scATAC-seq分析

如果觉得《绝处逢生:一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大汗腺化生的病理报告与NGS报告再解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