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抗癌网 > 烫出来的癌症——食管癌

烫出来的癌症——食管癌

时间:2023-02-01 08:16:25

相关推荐

烫出来的癌症——食管癌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有些人特别喜欢喝烫水或者吃烫食,对于食管癌发病原因之一—烫,抱着怀疑的态度。

事实上,当食管在接触75℃左右的热食热饮时,柔嫩的口腔、食管粘膜会有轻度烧灼伤,烧灼伤的粘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长此以往,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则会发生不良倾向。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和热饮热食可能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粘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喝“工夫茶”,也是趁热饮用;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后裔仍有喝热饮的习惯,其食管癌的发病率高于不喝热茶的人群;太行山区的大碗热粥也是趁热才吃。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均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的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饮食还有粗、快、硬等特点。日本奈良等食管癌高发区还有吃热茶煮米粥的习惯,并且爱吃蕨菜,这也是相关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人体在37℃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非常热时,温度多在70℃左右。

由于粘膜的热刺激不断增生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粘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粘膜的神经反射原本就很迟钝,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粘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情不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烧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造成久治不愈的食管炎,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饮食过烫,不管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分析,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青少年的口腔粘膜更加脆弱,应从小养成食不过烫的生活习惯。

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如果您想要咨询肿瘤相关的问题,可点击下方“写留言”留言上传病历,我们将会有专业的医师为您解答!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如果觉得《烫出来的癌症——食管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